更多评论资讯>>>
×

全球商旅难言之隐:价格起飞,总量稀薄

一场回不去的旅程

当疫情淡出人们视野,商务旅行并未如过往全面归位,留下的不是报复性增长,而是一个新的差旅量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单价持续上行,总量却仍处于收敛边界,价格与频率脱钩,成为新常态。

海择资本从GBTA与CWT最新商旅价格报告出发,聚焦2024年之后的单价走势与场景分化,并在亚太区供应链迟滞的现况中,尝试回答一个问题:

如果价格比疫情前还高,那么,什么使得今天的出行看来更慎重、也更具压力?

商旅价格的迟来修复:2024年单价的回升现实

CWT/GBTA近期发布《2026年度全球商务旅游预测》,里面有些从客单价切入焦点值得重视。此前GBTA曾提过2024年商旅支出超过2019年,但不等于复原到疫情前的旅行量,因为高通膨、价格上涨等使支出走高,本报告可以做为另一角度补充。

在疫情过后的第四年,尽管远距会议已成企业标配,商务移动的本质仍处改写,但商旅产品的价格结构却并未崩解。2024年的数据显示,尽管全球总出行量仍未明确回到2019年高点,但三大主力成本项目——机票、酒店与地面用车的客单价,已全面追平甚至超越疫情前水位。

2024年全球机票均价为721美元,平均租车费用达45.4美元,两者皆高于疫情前;酒店ADR每日均价则为161美元,处略高范围。用车价格最为显著上行,多来自车队更新周期、供应链维护等基于通膨转嫁的递延效应,难以归因于商旅需求强劲的结果。

这也说明一个吊诡的现象:价格增长未必是因为需求比2019年增加,当价格走得比需求快,报价构成了高原式的现实,会让回归的每一步显得更沉重。对企业而言,这或许不是一个市场复苏的好消息。

双情境预测下:2025先弱后稳,2026升退有限

CWT与GBTA针对2025与2026提出两组预测路径:一般情境(Base Case)与极端衰退情境(Recession Case),呈现出从正常到悲观的两种增长叙事。

在一般情境下,2025年唯一呈现下跌的是机票价格,预计下滑2.2%,而酒店上升1.2%、用车则上涨2.9%;到了2026年,则三项皆回升,结构上重拾一致性且研究高于2019年的价格曲线。

即便在经济下行与地缘不安的极端预设中,2026年三者的跌幅也大致被控制在-2%以内,即便用车被视为最弱的一环,2026年下滑幅度也仅为1.8%。

这样的假设透露出商旅市场风险已进入可控阶段:即使基于地缘政治持续抑制与中低阶客群疲软,引导至区域与产业分化,难以支撑整体成长预期,发生衰退,也将更多地体现在出行密度与区域转化上,而非大幅度的价格崩解。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被高成本”稳住”的市场,即使总量疲软,价格也无意轻言下探。

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客单价多已超过2019,但总体出行次数并未随之回升,甚至因企业策略选择而出现「质化收敛」。差旅设计已嵌入”目的导向型旅程”的策略结构,仅有对营收或人才有回报的行程得以保留。在此逻辑下,即便价格转低,总量反弹亦非必然。

亚洲:价格稳定,动能难再

疫前亚洲市场在全球洞见观瞻,但在本次报告中的价格动能则趋于停滞。

亚太地区机票均价预估2025年将下跌1.8%,降至493美元,主因是飞机供给因大笔采购而扩张抑制票价有关,与北美市场2.9%的跌幅,同为带动全球票价下修的核心动力来源。

酒店部分略优于全球平均,ADR预计2025年达143美元(+3.6%),2026年升至147美元(+2.8%),表现强于EMEA与北美,但逊于拉丁美洲,增长与印度强势成长、日本受惠观光与日圆贬值、中国基于邻国入境与会展都有关。

地面用车的价格涨幅为全球最低,2025年仅预估成长1.1%,为54.9美元,2026年亦不过1.8%,反映出公共运输取代与叫车平台影响商旅租金上行的拉扯。

上述数据显示,亚洲商旅价格已进入稳定周期,需求来自零星国家,动能分散,无法形塑整体上行周期。

回不去的旅程,走得快的售价

单价复位,总量却未归队,成为本轮商旅市场的主题吊诡。这并不代表市场没有亮点。携程商旅2025年第一季营收已达5.73亿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2.38亿人民币增长近1.4倍。

但若我们看美国运通商旅(Amex GBT),2025年第一季交易额为83.5亿美元,收入为6.21亿美元,分别较2019年同期衰减7.6%与11.3%(依Pro Forma模型回推,即原Amex加入Egencia)。

这一数据显示,即便新背景下,区域层面仍有服务商能透过技术整合、企业采购与项目升级实现营收扩张。这不是企业旅行的黄金时代,但可能是策略变现者的试炼场。

罗海资
罗海资

海择资本 创始人

罗海资,海择资本创始人。曾于2012年加盟携程旅行网,同时也以鲸涛为笔名于财经媒体发表机票、酒店、旅游相关的批发商与渠道生态圈的观察评论。罗海资拥有台湾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证基会)企业发言人班、财报分析班学程,并曾在台湾嘉实财经任职资深记者,负责上市公司研究。

Haitzu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全球商旅难言之隐:价格起飞,总量稀薄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