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国内很多亲子酒店根本不懂亲子要什么!”
社交媒体上,一位宝妈的吐槽道出了无数家庭的心声。她专门冲着 “亲子酒店” 的标签订了福州某酒店,得到的却只是 “卡通化装修”。

(图源:小红书)
更让她愤怒的是,花了和万豪同级的价钱,结果亲子酒店的房间,连床围栏都不提供。
这样的失望并非个例。另一位宝妈怒称 “再也不订只有滑梯的伪亲子酒店”:
宣传亲子友好,实际只有个危险的滑梯,连正经的亲子设施都没有,儿童餐椅也只有一张,娃吃饭只能坐在大人腿上。

评论区里,更多 “踩坑” 经历触目惊心。有住过只搭了一个小帐篷的亲子房,还有住过连帐篷都没有,只是把床上用品换成卡通图案的亲子房......
本质上,这是一场理解错位的 “收割”--家长们愿意为真正的亲子服务付费,酒店们却只想借 “亲子” 的标签赚溢价。久而久之,亲子酒店反而被贴上 “智商税” 的标签。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被 酒店“伪亲子” 的标签消耗信任,真正的亲子友好的酒店,又在哪里?
01
伪亲子标签背后,是万亿市场的集体焦虑
据市场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二孩及以上家庭占比已超28%,亲子游市场规模突破万亿。
所以,对“伪亲子”酒店的吐槽看似零散,实则折射出万亿亲子住宿市场的深层焦虑。
具体来看,携程数据显示,当前70%的亲子家庭选择中高端及以上酒店。其中,高端市场(四五星)占比近一半;中端市场(特色三星)占近30%,且份额还在不断扩大;经济型次之。
由此可见,家长对亲子酒店的需求呈现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但遗憾的是,信息差成了阻挡家长与适合自己的亲子酒店之间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不妨先看一组携程平台上的数据:
- 在用户端,亲子用户平均预订酒店耗时是普通用户的1.5倍;对酒店信息模块点击率是普通用户的1.5至2倍。
出现这种割裂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原有的亲子标签评定缺乏统一且精确的标准,导致家长不得不逐页翻点评,在模糊的标签信息中大海捞针,拉长决策时间。
同时,也给一些伪亲子标签的酒店可乘之机。他们摸准家长带娃的刚需,却不愿投入资源打磨服务,只是简单加张儿童床、摆个玩具,便贴上“亲子标签”出售,却没真正读懂家长带娃的需求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将表面装饰当作亲子核心,无视家长看重的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年龄适配等需求,让亲子标签成了营销噱头。
最终,行业陷入“贴标签-用户失望-复购率低”的恶性循环,还让优质商家容易被同质化竞争淹没,严重拖累着整个亲子住宿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直接体现在高净值家庭复购率连续两年停留在58%,增长的闸门迟迟打不开。而那些伪亲子标签的酒店,还在不断收割家长的钱包,体现在差评上就是,设施、服务等描述模糊不清。
02
携程出手,把模糊亲子变成可验证标准
当亲子标签宣传模糊,智商税吐槽成常态、行业增长遇到瓶颈,一套能打通“用户需求-商户优化-行业规范”的标准化方案,成了破局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携程于11月9日正式上线《亲子酒店星级评估体系》,试图用量化标准替代模糊宣传,摘掉亲子酒店的伪标签。
据悉,这套体系的核心逻辑是数据驱动、零主观评价。
携程把千万亲子订单、百万条点评全部转化成结构化数据,再从中提炼出家长最在意的五大维度--硬件、活动、服务、周边、口碑。每一个维度都拒绝笼统描述,转而拆解为具体可查的量化指标。

(图源:携程)
硬件评分不再笼统看“是否有水上乐园”,而是细化记录“开放周期:全年,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18:00,场地面积:200,000平方米”;活动不再只写“亲子DIY”,而是将具体活动与预约信息展示给家长;服务是否提供“儿童托管、亲子自助餐、婴儿床等”,周边3公里有没有“适合亲子活动的乐园、博物馆等景点”等等。

(图源:携程)
将这些细节全部量化进模型后,家长选酒店就不用再像拆盲盒一样,一眼就能判断出是真亲子还是假亲子。
但仅靠五大维度的量化,还不能完全解决亲子家庭筛选酒店的难题。如同一家酒店,在不同家庭眼里可能会呈现不同“星级”。
携程项目负责人指出:“父母在带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住酒店时,需求差异性较大,要根据自家孩子年龄去甄别亲子酒店是否合适费时又费力”。
为此,携程算法团队将海量酒店住客点评里提到的年龄关键词抽取出来,在五大维度的评分标准之外,再加一条“年龄断层”校准,汇总发现“两岁以下”家庭最在意消毒、静音、辅食;“两岁到六岁”在意托管、动线安全;“六岁以上”在意科普、运动、社交。记者注意到这类关键信息同样被展现在了新的评级页面上,家长可以通过关键词一眼识别。
这样,酒店的亲子设施、亲子活动、亲子服务和亲子玩乐,就能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直接绑定。家长带娃住酒店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段,选择最适合的酒店。
03
行业首推,新体系激活亲子酒店新生态
至于这套体系为什么是携程首推?
答案很简单,亲子家庭一直是携程深耕的核心客群。早在2022年,携程就构建了“亲子契合度”评分标准,用于界定亲子友好酒店,辅助亲子用户的酒店挑选。
如今三年过去,旧的评分体系无法承载家庭多元化的需求,升级旧标准成为时代之需。正如携程亲子酒店星级标准负责人所言: “现在家长需要的不只是‘及格线’,而是精准匹配孩子年龄和玩法的解决方案。”
新体系推出后,用户端的改变立竿见影。数据显示,亲子用户平均决策时间大幅缩短超50%。
有家长反馈:“以前要翻几十条点评猜设施、赌体验,现在看星级标注就知道有没有适合5岁孩子的活动,省了太多心。”
另一方面,新体系并非用户单方面受益,还给商户提供了“精准优化指南”:
携程选择把五大维度的信息逐步开放给酒店,后续登录eBooking后台将可实时查看五大维度得分与竞品差距。同时,平台同步给出优化建议,避免商户盲目投入。
对于有特色但亲子属性待开发的酒店,新体系成为转型加速器。
例如三亚海棠湾民生威斯汀度假酒店,原本以三亚礁湖景观美景与独特设计风格为主要特色,后通过携程后台的客群数据分析,发现亲子客群潜力巨大,于2024年推出了全新户外无动力绳网乐园,并打造了水上滑梯、儿童泳池、蹦床乐园等亲子设施。
最终,酒店不仅斩获携程A +亲子酒店最高评级,更借榜单引流实现下单GMV同比增长66%,成功提升了亲子家庭住客的占比。
对于亲子硬件优质但缺乏曝光的酒店,新体系则成为价值放大器。
如马尔代夫禧亚世嘉岛酒店,坐拥绝美海景,本身已配备儿童俱乐部、水上乐园、卡丁车等丰富的亲子设施与活动,却不为大众熟知。
通过携程针对性提供亲子活动提升的专业意见与方案,酒店凭借硬核实力上榜全球100亲子乐园酒店,并拿下A +最高评级。曝光加持下,来自全球各地的亲子家庭订单搜索量、咨询量均明显提升--榜单流量渗透率达 18%,GMV 较去年暴涨超 10 倍,优质资源得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在环球旅讯看来,新体系带来最关键的改变,是帮助行业重建了亲子酒店的信任链--让点评不再是模糊的分数,而是有了精细化内容的支撑。
试想,智商税的吐槽少了,放心选的体验多了,亲子游市场的增量空间会不会打开?
“当选择亲子度假产品变得简单便捷,旅途中的寓教于乐变得丰富多彩,养育焦虑也有望随之减轻。”这是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希望达成的愿景,他认为亲子酒店标准化的长期价值,是创造亲子友好的社会环境。
显然,标准化不是终点,而是“亲子友好”的全新起点。携程推出的分级体系,本质上是用标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老问题,却也引导亲子酒店生态朝着“用服务兑现标签”的方向走。
也许,当酒店从 “贴标签涨价” 转向 “靠服务突围”,所有的亲子友好型酒店才能将陪伴的内核注入每一次出行,这才是行业标准化最终的价值所在。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中国亲子酒店的智商税,被携程终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