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刷不知道,一刷吓一跳。
这个夏天,比外卖小哥还忙碌的,是活跃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的帅哥和美女领队们,他们的Vlog大同小异:
“大家好,我是小X,欢迎收看95后新疆领队的带队日常。起床、洗漱,出发去接机了...今天要接待的是一位90后小哥哥,预算7000,最后只花了4999;第一站赛里木湖,第二站薰衣草庄园...第六站独库公路;吃的是正宗烤全羊,住的是景观民宿,全程豪华商务车... 我们是4-6人纯玩小团,如果你也想来新疆,留下时间和人数,我来给你安排。”
从流量曝光的角度看,这一类视频效果一般都不差。但深究就会发现,这些高颜值领队几乎都是虚构的--很多账号用的根本不是从业者的真实形象,而是盗用一些网红、健身博主、模特等群体的照片或视频,作为混剪素材,用来运营账号。
更离谱的是,这些账号生产的内容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内容极其相似。视频开头先亮身材,男领队洗澡+健身,露出八块腹肌,女领队黑丝+瑜伽、或是身材曼妙地从床上起来。总之,就差把“我要擦边”写在脸上。接着切换七八个景点,展现带游客玩耍的镜头,最后引导咨询。
第二,盗用同一张脸,在不同平台分发。比如,一位帅哥领队,他在A平台叫小A,在B平台叫小B,在C平台叫小C,甚至在同一个平台,也有ABCD...不同的名字,主打就是“过了这个村,还有这个店。”
笔者在某书随意找了一位新疆美女领队小A,问她是不是本人带队,她回答是。但通过好友后,对方第一句话就是问我,是不是从某音来的。这滑稽的一幕差点把我逗笑了,说明不同平台的“小A”可能是不同的人在运营。随后我再确认她是不是小A,她依然回答是。
但当我进一步询问:“能否把你的服务写进合同?”她却说:“咱们只要提前预约好,到时候会让咱们的领队预留好团期的。”
前面还以“小A”自称,后面就变成“咱们领队”。这个回答再次暴露出,现在跟我说话的,不是小A本人。如此明显的漏洞,为什么还会有消费者上当?
专做精品小包团的新疆本地旅行社负责人Q总,听闻此事后笑了笑,他告诉环球旅讯:
“被异性吸引或者被美好的事物吸引,本身就是一个合理且正当的消费理由。但现实生活中,帅哥和美女从来都是稀缺资源,指望在新疆的领队中冒出那么多,是不可能的。不看具体行程就下单的,我只能劝大家还是擦亮眼睛,谨慎一点。”
“而且,我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属于所见即所得的电商模式,它主要就是在贩卖一个场景、一场美好的期望,在游客落地的那一刻,泡沫也就破裂了。说白了,这些旅行社就是利用信息差来拿捏消费者心理,赌他们分不清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用高颜值异性元素当诱饵,再裹上美好的旅行场景做包装,这种“擦边”引流的方式看似迎合消费者胃口,实则却有可能是旅行社的一种新型杀猪盘。 在今年315当天,就有博主实测被宰,同行被宰的还有另外4名游客,都是看了同一个帅哥领队报的团。
(图源:小红书)
试想,你满怀期待想要一位八块腹肌的欧巴领队,度过一段美好的包团之旅,结果实际领你游玩的却是“欧巴的爸”,一名普通的司机大爷,甚至还可能挺着啤酒肚,你该作何心情?
02
此外,笔者还发现这类账号发布的IP地址大多与目的地相悖,除了新疆多发,北京、川西、呼伦贝尔等热门目的地也很集中,但发布地址却显示在江西、湖南等地方居多。
这很难不让人猜想,背后是否已经形成了异地合作的产业链--账号运营方负责收客,目的地旅行社负责接客。
显然确有存在。“之前也有类似的人找过我们谈合作,但因觉得太假,且容易损坏我们旅行社的名声,就拒绝掉了。”Q总虽然坚决抵制这种行为,“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账号流量老好了。”
这就难免会有同行动摇,毕竟正规的旅行社都说收客太难。就像这位网友所说的:“我老板也让我用他做视频,但是我没做,给他各种洗脑,后来他开始自己上镜了。”
Q总还告诉笔者,真正的新疆领队,一天的行程忙得飞起,早上根本就没时间洗澡、锻炼啥的。
“我们领队一般10点半或11点出发带团,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先叫客户起床,然后快速吃早餐,保证自己有带团的精力。有些客户不习惯新疆的时差,起得早,还得提前去陪他们。接着按照既定的行程,给客户开车,买门票,进入景区陪他们拍照、飞无人机,出来后带他们吃饭,下午基本是一样的流程。”
“需要的话,还会给客户安排篝火、派对、烧烤等活动,陪他们尽情体验。等到晚上再将他们安全送回酒店,然后给他们导无人机素材、传照片。客户在群里聊天的话,还要看情况回复消息,一般等到凌晨1点左右,才能卸下疲惫去睡觉,第二天重复以上操作。”
所以,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这种“擦边”引流的流量玩法,能不能杜绝?
就目前来看,或许很难,因为新账号还在不断出现。就连被盗用肖像的博主本人,搜集证据都投诉无果,更别提游客了。他们在短短几天的旅程内,更难等到反馈结果,最后只能发避雷帖宣泄。且就算投诉成功了,对于账号运营方而言,损失的也不过是一个账号而已,大不了再多起几个。
一家在澳大利亚做定制游的旅行社品牌Sun in Mel Pty Ltd(阳光墨尔定制自由行),其负责人S总也恨透了平台上的诈骗行为,他向环球旅讯透露,这种“擦边”引流通常还会伴随着低价诱惑。
“定制旅游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和专业,但客人看不见。骗子最大的成本,是几句漂亮话和一堆假照片。客人之所以踩坑,往往是合同里对 “谁来带团” 的约定含糊其辞,唯一明确的可能只有一句话:限时特价。”
“这很现实,也很割裂--做事认真的人在旅游行业,很难干过骗子,仿佛骗子天然就是流量宠儿,而平台帮他们放大到了极致。最终你会发现,平台要流量,游客要便宜、要好看,真正值得的东西没人在意。”
劣币驱逐良币,是行业的悲哀,S总这番话着实令人唏嘘。“擦边”领队大行其道,往小了说是误导性宣传,往大了说,与平台监管失责脱不了干系,但平台目前似乎也很无奈。
“要知道,社交平台和纯电商平台不一样,前者包含内容和社交两种属性,商业交易路径并不完整。一旦交易跑到平台之外,监管就很难真正落地。可骗子呢?换个账号马甲,照样能靠着平台算法搞虚假宣传,继续行骗。”S总感叹道。
天上不会掉馅饼,或许,正如Q总所言,只能祈祷客户自己擦亮眼睛,看到帅哥美女,可以咨询,但不要轻易冲动下单。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帅哥美女领队”玩擦边的旅游团,你敢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