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这家在B站爆火的旅行社,公开了自己的秘籍

黎展铺 环球旅讯 黎展铺 2025-11-06 11:23

旅行梦想家们,有了新的庇护所

01

“团是8月份在B站上线的,售罄大概只花了一个星期。”

“我们也没想到,它会成为国庆第二条爆款线路。6天5晚的小众路线,分为伊春20人团和伊春12人团,后者的强度稍微小点,两条线路总共收了大概四五十个团。如果有更好的导游、更好的酒店,我觉得再收个四五十个团都没问题。”

说话的那头是开元心旅行社老板魏松,也是B站用户口中的旅长。作为创业20年左右的旅游老兵,他告诉笔者,疫情期间,他的十几家门店基本全关了。好在三年前听取了初中好友的建议,抱着分享的态度试试在B站做视频。

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生生帮他把公司从破产边缘拉回来,自此生意两极反转,一年更胜一年。

“今年国庆的订单量比我们预计的2倍还要高,较去年翻了4倍多;单日最高发团250多个,规模比今年的最高记录150+团,约2000人还多,期间有两条线路最火。”

“一条是新疆喀纳斯,属于国内王炸级别的秋景,自带天然流量。另一条就是伊春线路了,完全由我们人为设计的小众线路。说实话,这条线路突然爆火,我也很意外。”

趁聊天间隙,笔者打开了伊春线路这期视频,发现9月份的时候还有很多小伙伴在后台留言,叫旅长加团。

放在以前,估计没人能想到,年轻人聚集的B站用户,竟然会喜欢看深度旅游攻略类视频。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已经成了一种趋势。根据B站平台数据显示,旅游出行板块是B站高增速板块之一,24年旅行相关投稿量同比增长23%,旅行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56%。

同时,和线下渠道相比,B站的获客能力也很让魏总惊喜。

“疫情前我们是很纯粹的传统旅行社,有政企部门、亲子部门等,线下获客的渠道不算窄,在扬州附近也算小有名气。靠着开元心这块牌子,最多可以覆盖1000多万人,但在B站,理论上能链接的人群更多,天花板更高。”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客群主要是20到40岁的中青年为主,B站的用户整体偏年轻,很契合我们的用户画像,所以我们的客户留存率很高。”

有趣的是,喜欢看魏总视频的,除了年轻人,还有中老年人。例如,有网友留言道:“旅长快要百万粉了,旅长的视频每期必看,遗憾的是,旅长的团主要是为年轻人的,我们退休了,想要爸妈团但线路很少。”

甚至还有孝顺的年轻人跟着呼吁:“旅长旅长,今年我爸妈退休了,他们非常想到各地玩...身体很好,能不能多安排一些爸妈团啊。”

试问,谁家旅行社被客户追着求报团,不得乐开花?

为了一探究竟,我看了几期魏总的视频,发现时长基本都在十分钟左右,内容的结构也基本一个样,甚至在部分B站用户看来,相对于很多精美制作的视频,他的内容还有点“粗”,但数据却不错。

近一年以来,10万播放量算是一个小基础,50万、100万、200万、300万都有出现,就连魏总也摸不清规律。

我想,一部分原因是魏总的内容戳中了年轻用户的喜好--一本正经的幽默风格,夹带着些带梗的金句,与年轻人同频;真诚分享的心,又拉进信任的距离。

“如果真要找一个根本的原因,我觉得还是产品本身。对我们来讲,最宝贵的财富是回访,是和客户的交流,读懂客户需求才能做好产品。随后,销售和流量自然就会起来。”

“做传统旅游时,我每个月都会邀请客户参加两次‘我想更懂你’的小会,现在就简单了,B站的年轻人互动性比较高,他们经常会几百个字、几千个字给我写小作文,也会在视频下面留言,给了我很多灵感,有些产品就是这么诞生的。”

有趣的是,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的需求,魏总团队开发的新产品也非常有趣:

“开心跑路团”是为了帮年轻人躲过春节相亲的催婚局;“青年解压团”是为了让被焊在工位上的牛马去山里释放压力;“吃喝躺平团”则适合啥也不干就想放松的人;体能稍弱点的,还有“青年弱鸡团”、“安度英年团”......

虽然疫情后自驾游、自由行的兴起冲击了跟团游市场,但也奖励那些跟上新时代,认真做产品的旅行社。

在魏总看来,旅行的尽头是情绪,很多元素是自由行无法达成的。“打个比方,如果跟团游在整个出行群体里只占比2%,那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服务那98%本来不愿意不跟团的客户,这才是我们旅行社存在的价值。”

02 

进一步来看,旅行社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旅行社数量突破6.4万家,同比增长14.8%,但平均每家的年营业利润换算下来不足6万元。

数据的背后,是那些靠低成本信息差和打价格战的传统旅行社渐渐失去价值。聊到这里,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传统旅行社能否转型做小而美的生意?

魏总认可这种方向,却也道出了现实困境:

“理论上,小而美的旅行社得建立在巨大付出的基础之上,关键是要深入了解在地资源,深度研发产品。但如果旅行企业,还是在搬运批发商的产品,用20年前的产品收割今天的客户,就几乎不可能破圈。”

“前几天我还和做北京线路的同行聊,发现他的产品确实和20年前差别不大,还是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那一套。还有一些老朋友直接来问我拿产品,我当然愿意给。但他们想找一条破圈的捷径,我只能说没有捷径。”

“我们的线路都是团队踩线踩出来的,很多产品是自由行玩不了、网上搜不到的。比如爆火的伊春线路引入了原始红松林徒步这个元素,并请护林人带队,配合我们一路给游客讲植物、讲环保、讲他们的本地生活,深度体验当地风情。”

魏总朋友的案例不是孤立,传统旅行社的运营大多以计调和销售为主,习惯了“拿来主义”,创新人才缺乏,自然难以开发好产品。

但魏总团队不一样,冲着旅长真诚做人、真实做事的风格就吸引了很多有理想的小伙伴。像历史学博士冻梨这样的高学历人才还是主动入伙的,这也成了魏总常在视频里“炫耀”的事。

为此,魏总特意把计调拆成产品经理+操作助理两个岗位,让新加入的年轻力量担任产品经理。“他们有想法、愿意查资料、肯踩线、还喜欢尝新,对产品表达方式也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是我做B站后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工作流程也很清晰,主要负责挖掘更新、更酷、更有深度的玩法,踩线回来后出一个简易版的行程,剩下的事情交由操作助理完成。”


(冻梨负责开发的新路线“川滇之间”)

现在,魏总已经把公司大部分的产品都拿出来给他们自由发挥。这大概就是现实版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

最后,谈及自媒体时代旅行社的生存法则时,魏总认为除了产品是流量来源之外,真诚地去分享一定至关重要。

“我一般要求团队佛系做服务,客户咨询就好好答,不咨询别盯着人家,因为我也不太喜欢被商家盯着;产品有8分好,最多说7分,别夸大。”

“就像我做B站一样,一开始没想变现,当时完全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反而让大家觉得真实,后来转化链路自然而然就打通了。”

在多数旅行社还在迷茫如何运营渠道的时候,魏总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渠道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在碎片化时代,依然有着一群人喜欢深度的东西,依然有着一群人喜欢用长视频去表达。

由此可知,传统旅行社想要转型做好自媒体,守护那份做旅游的初心,创新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才是当务之急。

不是旅行社行业不行了,是老方法不行了。

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姓名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这家在B站爆火的旅行社,公开了自己的秘籍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