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航空资讯>>>
×

我国那些消逝的航司,有着怎样的过去?

不以兴衰成败论英雄,只为缅怀历史和过往。

1903年12月17日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行者号”在首次实现载人飞行以来,飞机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当前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的飞行家、企业家和仁人志士为了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发展披荆斩棘,前仆后继。回顾中国民航运输的历史,我国众多航空公司的身影已经消逝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笔者整理我国那些曾经存在的航空公司,不以兴衰成败论英雄,只为缅怀历史和过往。

一、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那些航空公司( 1909-1949 )

1909年10月,冯如(1884年—1912年,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标志着我国的民航运输的正式起步。1912年2月,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在南京举行中国第一次航空飞行演习,拉开了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发展的序幕。

1912年8月5日,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时发生事故罹难。由于飞机设计师冯如英年早逝,我国的航空制造和民航运输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一)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928年)

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成立的航空事务处才正式开始购买飞机运营,并统一管理全国航空行政事宜。1920年5月7日,北洋政府使用英国购买汉德利·佩吉(Handley Page,O/7型飞机)“京汉号”飞机开通北京=天津航线,载有旅客和邮件的飞机由北京飞至天津,这是中国民航的首次商业飞行。

1.中国-英国公司(Sino-British Company)(1921年)

成立时间:1921年

运营机型:英国汉德利·佩吉(Handley Page)飞机

开飞航线:北京南苑至北戴河

投资方背景:中国-英国公司(Sino-British Company)为中国最早筹建的航空公司,该公司开辟了北京南苑至北戴河之间首条航线。北戴河是濒临渤海湾的一个著名避暑胜地,经常有各国使节和外交官光临这里。英籍飞行教官驾驶汉德利·佩吉飞机飞行于南苑至北戴河间。

经营情况:当旅游季节结束后,搭乘飞机的旅客随之锐减。航空公司也宣布停业。

2.武汉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927年-1927年)

成立时间:1927年

运营机型:美制莱茵·包格汉飞机

开飞航线:初期开通汉口至襄阳及老河口段

投资方背景:武汉成立了由官商合作的武汉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官股占20%,民股占80%;董事长由武汉军政最高首长兼任,董事则分别由商界权威及驻汉的军方航空部队各主官分别兼任,总经理由商界推举。

经营情况:该公司飞行、维修,以及地面设施等事务全部归军方担任;运营则由官商联合掌控,并订购了五架美制莱茵·包格汉飞机。当年夏天,由于宁汉分裂影响营运,飞机收归军用,公司就此解体。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37年)

1.中国飞运公司(China Airways)(1929年-1930年)

成立时间:1929年4月

运营机型:5架美制洛宁C2H型水陆两栖飞机

开飞航线:1929年10月21日开通上海-汉口航线

投资方背景:美国寇蒂斯·莱特公司的子公司航空开发有限公司(Aviation Exploration, Inc.)与中国政府管理航空事务的中国航空公司签订合同,以垄断全部邮件及旅客运输为条件,投资援建中国的商业航空。

经营情况:获得了从上海到汉口、北平(今北京)和广州三条航线的经营权以及为期10年的独占航权。1930年被并入中国航空公司(详见情况参考后面的中国航空公司(新)(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

2. 沪蓉航空线管理处(1929年-1930年)

成立时间:1929年5月18日

运营机型:6架美制史汀生SM-1F单翼300匹马力6座位飞机

开飞航线:1929年7月沪蓉线上海到南京一段通航,主要运送邮件及搭载乘客,两地每周对飞6次。8月26日,沪宁航线开始客运服务。同年10月11日,上海=南京=汉口实现首航。

投资方背景:沪蓉航空线管理处总部设在南京常府街48号,隶属国民政府交通部航政司,是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经营情况:该航线管理处先后在南京、上海、汉口等处设立机场,又于上海设立飞机维修厂,同时在上海虹桥、南京明故宫机场搭盖临时飞机棚厂5所。至1930年8月并入中国航空公司为止,沪蓉运行上海=南京一条航线,累计飞行15万千米,输送旅客逾1200人次,邮件20kg。

3.中国航空公司(旧)(1929年-1930年)

成立时间:1929年5月1日

运营机型:美制洛宁C2H型水陆两用飞机

开飞航线:10月21日,开辟了上海-汉口航线(由于缺乏机场,水陆两用飞机直接在长江江面上降落)。

投资方背景:中美合营的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简称CNAC)在南京宣布正式成立,公司额定资本为1000万美元,美方占六成股份,中方四成,孙科(国民政府铁道部长)任董事长。

经营情况:该航线开航仅一个星期,10月28日,美国航空开发有限公司竟将《中美航空邮务合同》规定给美方的权益转让给美商经营的中国飞运公司。这些无视中国主权的做法,引起中国各界人士特别是航空界和邮务部门人士的极大愤慨,强烈要求取消中国航空公司,废除与美国人签定的合同,航空界各地代表在南京集会抗议。

1930年元旦,上海邮政工会组织了示威大罢工,强烈抗议外国航空公司擅自承揽运送邮件以及不受任何空中交通管制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各地邮政工人纷纷响应。迫于形势,这个短命的中国航空公司仅仅营运9个月,载运旅客211人次、邮件3.56吨,就在一片抗议声中夭折了。

4.中国航空公司(新)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 (1930年-1952年)

成立时间:1930年8月1日

运营机型:曾经使用过西科斯基S-38、寇蒂斯神鹰、寇蒂斯·莱特C-46、道格拉斯-道尔芬,以及道格拉斯DC-2、DC-3、DC-4、C-47、C-53等机型。

开飞航线:1930 年 8 月至 1931 年 10 月

沪蓉线:上海 - 南京 - 九江 - 汉口 - 宜昌 - 万县 - 重庆 - 成都

沪平线:上海 -南京 - 徐州 - 济南 - 天津 - 北平

沪粤线:上海 - 温州 - 福州 - 厦门 - 汕头 - 广州  

投资方背景:1930年7月,中华民国交通部与美方重新签订新合同,将中国飞运公司、中国航空公司(旧)和交通部沪蓉航空线管理处合并为新的中国航空公司。新的中国航空公司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天津路2号,资本总额为国币1000万元。它是根据中国法律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交通部持有55%的股份,美方持有45%的股份。

经营情况:中航成立后,得到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支持,在技术设施和业务经营上都处于领先地位,首先,获得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特准的航空邮件专营权,其次, 3 条航线都在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旅客往来频繁,另外,还多次担负特殊航班和专机的飞行任务。1933年,泛美航空购股,为中航注入大量资金,随之而来的也有美方的丰富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经验。

在泛美航空的影响下,中航公司首次在1935年盈利,并实现通航美国与其他欧洲国家。至1936年,中航累计运送旅客46404名,邮件无数,至1937年,累计拥有18架飞机,34名飞行员。

就在当时的航空人们都以为中航会继续大跨步发展时,七七事变的到来却使其一度停航。战时中航随着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而重新开始营业,其营运也集中在战争物资运输上。1942年8月至12月期间,中航公司往返驼峰873次,运往中国1804.3吨物资,运返印度1883.1吨。

该公司运往中国的有500多吨钞票,300吨飞机零件,300吨铜和钢帽,给美国红十字会的20吨医疗用品,另外的30吨给美国医疗队…此外还空运了7000多名中国远征军到印度受训。中航作为“驼峰”空运的重要力量,往返于印中两国运送物资和人员,为中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中航迁往香港,其在内地的航站仅剩9处,国际航站18处,港英当局以防务为由要求中航及央航尽快迁离香港,国民党当局也要求两航迅速迁往台湾,最终1949年11月9日,在抵港的第二周,两航起义返回中国内地。即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接受两航起义,并许可中航、央航分别以天津、广州为基地继续运营。1950年8月1日,中航开辟天津-汉口-重庆航线,这是新中国最早的国内定期航线之一。1952年,中航并入人民航空,从此结束了22年短暂而又传奇的民航客运生涯。

5.欧亚航空公司(Eurasia Aviation Corporation)(1931年-1942年)

成立时间:1930 年 2 月

运营机型:从德国购进容克F13、容克W33、容克W34、容克 JU52等型飞机。

开飞航线:截至抗战爆发前,欧亚航空开通到航线有上海-郑州-西安-兰州,广州-汉口-郑州-太原-北京,北京-绥远-宁夏-兰州,昆明-成都-汉中-西安。

投资方背景:汉莎航空公司与国民政府交通部签订《欧亚航空邮运 合同》和合资经营欧亚航空公司的协议,组建一家经营欧亚两大洲航 空邮运的欧亚航空公司(欧亚),资本总额为 300 万美元,中方股份 2/3,德方 1/3。

经营情况:欧亚航空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抗日战争期间迁往昆明。欧亚航空成立的本意是开通欧洲到中国的航空邮件服务,把德国柏林收到的航空邮件经过希腊-埃及-伊拉克-新疆最终运往上海。由于航线沿途有高原、沙漠,地形比较险恶,同时气候异常恶劣,加之后来新疆发生战乱,使飞机只能在上海和兰州间飞行。1941年国民政府与德国的外交关系破裂,于是欧亚航空公司股权归中方所有,尔后于1943年3月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

6.广东民用航空公司(1933年-1933年)

成立时间:1933年夏末

开飞航线:计划开辟广州-梧州线,广州-南宁线,还计划开辟广州-海口、广州-桂林、广州-昆明等航线。

投资方背景:以广东空军为主,在广州成立广东民用航空公司。人员、飞机及机场设备,均是广东国民政府空军司令部调配,实质上是航空处交通科的延续。

经营情况:同年10月,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广东民用航空公司并入西南航空公司。

7. 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 Aviation Corporation)(1933年-1938年)

成立时间:1933年

运营机型:史汀生SR、SR-5C、SR-5D、SR-9D等小型客机

开飞航线:广州-龙州、广州-钦廉、广州-福州、梧州-贵县、广州 -南宁、南宁-昆明

投资方背景:粤、桂、闽、黔、滇五省合作,集资创办了西南航空公司,总部设在广州。这是一家官僚资本的航空公司。

经营情况:西南航开航之初以军用的白云机场作为基地,后于1934年4月14日转场至石牌跑马场机场,并先后开辟了广州至茂名、海口、北海、梧州、桂林、柳州、南宁、龙州等地的多条航线,还有广州至安南(今越南)的国际航线。

抗战爆发后,广州受到日军轰炸,沿途航线亦受骚扰,客货源日减,加之管理不善,西南航亏损严重。1938年6月,西南航不得不停止一切营业,所有客机移交国民政府的航空委员会,通讯器材移交西南五省运输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未批准西南航空公司复航,石牌跑马场机场最终也被废弃。

(三)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1.满洲航空株式会社(Manchurian Air Transport)(1931年-1945年)

成立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运营机型:日本提供的中岛-福克“超宇宙”、满航自制的MT-1“隼”、美国制造的Clark GA 43、也有德国制造的Junkers Ju-86Z-2及用作通讯的小型Bf 108轻型飞机等

开飞航线:以新京(今长春)为航路枢纽,向外辐射哈尔滨、佳木斯、吉林、沈阳、安东(今丹东)、锦州、承德、齐齐哈尔、海拉尔、大连以及朝鲜部分地区,构成规模可观的航路网络。

投资方背景:在日本关东军支持下,日本航空运输株式会社满洲分部在奉天(今沈阳)组织成立了满洲航空株式会社,次年伪满洲国成立后,为宣扬其独立色彩,公司又称“满洲国航空公司”,主要持股人是伪满政府、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和住友财团。

经营情况:满洲航空是准军事化航空企业,主要为日军提供运输和后勤保障,以及邮运服务,其次才是承担一些民间客货运输和飞机包租业务。1945年随着日本败局已定,满洲国灭亡,满洲航空也随之解散。

2.惠通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1936年-1938年)

成立时间:1936年10月17日

运营机型:日制AT-2型

开飞航线:五条航线:天津-大连线、天津-北平(今北京)-承德线、天津-北平-张家口线、北平-天津-锦州线及北平-沈阳线。

投资方背景:为控制华北地区的航空业,日方逼迫中方签订《中日通航协定》。1936年11月7日,惠通航空公司在天津成立。名义上是中日合办,但中方只出土地使用权,日方出飞机、飞行员及其他一切技术人员,资本讲的是中日各半,实际上是日本独资。

经营情况:惠通航空公司成立后立即开辟了多条航线,1937年3月27日,实现了天津与大连的通航,28日,又实现了天津与哈尔滨的通航。这几条航线直通伪满洲国,实际上表示承认伪满洲国的存在。1938年改名为中華航空株式會社。

3.中華航空株式會社(1938年-1945年)

成立时间:中華航空株式會社

运营机型:日制MC-20II

开飞航线:与满洲航空、大日本航空共同组成一个航空网

投资方背景:中華航空株式會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区营运的航空公司。这家中华航空的前身是中国冀察政务委员会与日本关东军在1936年合办的“惠通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名义上是“中日合资”,但实际上主控权完全在日方手中。该公司是由日本政府扶持的三个伪政权(即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联合兴办的,总公司设在北平(今北京)。

经营情况:成立的中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日语:伪中华航空和满洲航空都是配合日军在占领区的军事和经济活动成立的,负责日本在中国之占领区的航空业务,于1940年4月1日开设上海、广东航线,后随日军战况迅速扩展航空网络,与满洲航空、大日本航空共同组成一个航空网,而原先在中华民国境内经营航线的欧美各国航空公司则被迫放弃或缩短所经营的航线。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伪中华航空被央航接收。

4. 中苏航空公司(旧)(1939年-1949)

成立时间:1939 年 9 月 9 日

运营机型:美制DC-3和苏制LI-2型民航飞机

开飞航线:哈密 -阿拉木图、阿拉木图 -伊宁、阿拉木图 -迪化、哈密-迪化和哈密- 伊宁

投资方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打破日军封锁、加强与苏联、中亚及欧洲国家联系,与苏联政府签订《关于建立哈密、阿拉木图之间飞行业务协定》,总投资额:100万美元,各50% ,后各增资40万美元,共计 180 万美元

经营情况:经营机构设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并使用美制DC-3和苏制LI-2型民航机开辟苏联阿拉木图经中国新疆伊犁、迪化至哈密航线,经营中苏间的旅客、货物及邮件运输业务。虽然中苏航空是合营企业,但是运营方面却很不正常,决策权与经营权全部由苏方控制,公司章程原规定中苏人员各占半数,但实际中方人员极少,空地勤人员及业务人员全是清一色苏联人,并且公司长期亏损,中苏双方对于许多问题事先并未达成一致意见。1949年合约即将到期,5月31日双方在迪化签订了《延长合办中苏航空公司线新协定》,但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此协定成为一张废纸。

5.中央航空公司(Central Air Transport Corporation)(1942年-1952年)

成立时间:1943 年 2 月 21 日

运营机型:使用康维尔CV-240、道格拉斯DC-3、寇蒂斯·莱特C-46、道格拉斯C-47等机型,当时号称拥有50架飞机

开飞航线:开通国内各大都市及香港、马尼拉、旧金山等国际航线。

投资方背景:中央航空(Central Air Transport Corporation,以下简称“央航”),前身是“欧亚航空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7月中国对德国宣战,同年8月德方资本被中方接管,并改制为国营公司。1943年2月,欧亚重庆董事会通过交通部关于改组欧亚航空公司为中央航空公司的决定,并任命陈卓林为总经理。央航正式成立,隶属于交通部,接收欧亚所有职员和全部财产。成立初期,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拨借飞机。

经营情况:总公司设在昆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迁回上海。央航不断通过低价收购作为战争物资的飞机和航材实现扩张,迅速扩大为全国第二大航空公司,仅次于中航(机队数大于中航)。航线航点迅速扩张,还开辟了泰国等国际航线,1947年航线网络达到27213公里,承载旅客12.03万人次。然而因为内战的原因,央航不断为国民党所调遣于战争用途,定期民用航线运营受到严重影响。

1949年初,国民党败局已定,央航将总部和修理基地搬迁至广州(原计划搬迁至昆明),1949年10月,央航总部搬迁至香港。由于港英政府的驱逐,1949年11月9日,在抵港的第二周,两航起义返回中国内地,央航以广州为总部(仅仅是名义上)运营。1950年8月1日,央航XT-610号CV-240,执飞广州-汉口-天津航线成功,这是新中国第一条国内定期航线。1952年,央航并入人民航空,它的历史永远停在了1952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1.民航空运公司(Civil Air Transport Inc.)(1946年-1975年)

成立时间:1946年10月

运营机型:拥有寇蒂斯·莱特C-46、道格拉斯C-47、塞斯纳195等各型飞机

开飞航线:前期民运并无定期航线,民运改组为民航局直辖后,其定期航线有以下4条:上海—肃州;上海—宁夏;天津—西安;汉口—广州。

投资方背景:民航空运公司前身是“民航空运队”(或称为:“陈纳德空运队”)。抗战结束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英语: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英文简称UNRRA,中文简称“联总”)为了完成战后救济中国的物资运输工作,1946年10月,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美国商人魏劳尔(Whiting Willauer)与南京国民政府合作,签署协定取得在中国领空载客运货经营的权利。

1947年1月他们成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空运队”,英文名称为CNRRA Air Transport,缩写为CAT,协助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从事战后救济物资运输业务。948年10月协议中止,陈纳德和魏劳尔接管空运队资产和业务,并以中国国旗作为公司标志在美国的特拉华州注册成立了“民航空运公司”,成为当时与中央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并驾齐驱的中国三大航空公司。

经营情况:民航空运公司总部起初设在上海虹桥机场,维修基地设在广州天河机场。在国共内战中,民航空运公司积极为国民党运送军队及给养物资。1949年,民运是三大航中唯一直接随国民党迁往台湾的,然而台湾市场终究有限,民运面临经济困难。1955年,民运改组成正式的航空公司(Civil Air Transport Inc.),美方持股49%,中华民国方面持股51%。

习惯上,我们将改组前的民运称为民航空运队,改组后的称为民航空运公司,台湾民众简称其民航公司。事实上这次改组背后少不了CIA的助力,民运继续运营部分民航定期航线掩人耳目,而剩余的飞机则为CIA在东亚地区的各种活动提供帮助,从朝鲜半岛,到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有CIA活动的地方就有民运或者其子公司美国航空公司(Air American)或者亚洲航空(Air Asia)的影子。1968年,民运一架波音727在台北坠毁,导致18名乘客7名机组人员死亡。台湾当局趁机完全终止了民航空运公司在台湾地区的运营。

二、新中国成立后,那些留在回忆里的航空公司(1949- )

新中国建国后废除原民国政府所有民航机构,于1949年11月2日宣布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司令部指导,总部机关办公地点在什锦花园胡同,后勤部门在四六条民航局大院,民航局还在计划首批通航的天津、上海、广州、汉口、重庆五个城市设立了民航办事处。11月9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起义,驾驶12架飞机返回大陆。

以两航起义人员物资为基础,1950年7月,民航局计划在8月1日建军节首航以示庆祝,计划两条航线分别为天津-北京-汉口-广州和天津-北京-汉口-重庆。1950年8月1日晨8点30分,139号客机载着14名旅客于首先从天津张贵庄机场起飞,抵达机场西郊举行了首航仪式后飞往汉口。中午与从广州出发的“北京号”客机在武昌南湖机场会和,并参加了当地盛大的欢迎仪式。下午3点两架飞机离开汉口分别飞向天津和重庆,当日傍晚“北京号”降落在在天津张贵庄机场,139号客机也顺利抵达重庆的白市驿机场。8月5日,民航局在上述城市正式开始输送航空邮件。

(一)建国后至民航政企一体(1949-1988)

1. 中苏民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Советско-Китай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авиации,简称СКОГА,以下简称“中苏航”)(1950年-1954年)

成立时间:1950年3月27日

运营机型:开通之初使用的是里-2型客机,这种活塞式双引擎螺旋桨运输机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授权苏联生产的DC-3型,先后引进16架里-2,其中客机、货机各8架。1952年,伊尔-12T型货机加入中苏航机队。

开飞航线:北京 - 乌兰巴托 - 伊尔库茨克( 1852Km )

北京 - 太原 - 西安 - 兰州( 1456Km )

北京 - 沈阳 - 哈尔滨 - 齐齐哈尔 - 海拉尔 - 赤塔( 2416Km )

兰州 - 酒泉 - 迪化( 1761Km )

迪化 - 伊犁 - 阿拉木图( 876Km )

迪化 - 库车 - 阿克苏 - 喀什

投资方背景:新中国政府于1949年4月起开始同苏联商议共建民航的事宜,当时考虑到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因为内战损毁严重,航空是最快实现新中国同苏联这一最大盟友的联系的方式。中国当时缺乏飞行员和飞机,缺乏航空公司的管理经验,因此同苏联合资是最好的方式。1950年3月27日,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关于创办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的协定》,各出资50%,总资本4200万卢布,中苏民用航空宣告成立,其管理层人员由中方苏方共同派人出任,这是新中国第一家航空公司。

经营情况:1950年7月1日,中苏航正式投入运营,当日即开通北京-赤塔航线,经沈阳、哈尔滨和海拉尔,每周一班。在赤塔可衔接苏联民航航线,至莫斯科等苏联各大城市,并能转机前往欧洲各国。此时距离八一开航还有一个月,所以新中国的第一条国际定期民用航线其实是早于第一条国内定期航线的。

1954年10月12日,中国与苏联共同宣布中苏合营公司中所有的苏方股份均交由中国,中苏航运营将于1955年1月1日中止,中方购买苏方全部股份,中苏航并入中国民航。截止1954年末,中苏航通航国内15个城市,尤其是新疆等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实现了与中原地区的快速联系。此外中苏航还通航赤塔、阿拉木图、伊尔库茨克、赛音山达和乌兰巴托5个国际航点。

2.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简称:人航)( 1952 年 7 月 -1953 年 6 月)

成立时间:1952年7月1日

运营机型:美制C-46和C-47为主

开飞航线:主要枢纽为天津、武汉、上海、广州和重庆

投资方背景:1952年,中国民航局奉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新设立中国人民航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尝试民航的政企分开。

经营情况:中国人民航空(以下简称“人航”)总部设在天津镇南道40号,下设天津、武汉、广州、南宁、昆明、重庆等营业处。1952年7月19日,随着军委民航局的正式通知下发,人航正式开始营业。此时,央航、中航、中苏航、军委民航局已在内地运营了近两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国民党政权留散在内地的各型飞机、航站以及相应的机材、设备也得到了维护,同时还新引进了一批运输机和客机,人航正是在民航设施基本恢复的背景下出现的。

周总理亲自为人航题写“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八个字,1952年10月20日,中央军委同意了人航的logo和帽徽。然而,由于民航初建,业务量不大,设两套机构,配两套干部,冗员过多,且存在领导关系和工作上的矛盾,不到一年内发生了多起重大事故。因此最终决定学习苏联民航“政企合一”的模式,人航于1953年6月9日并入军委民航局。

3. 中国民用航空(CAAC Airlines,以下简称民航)( 1953 年 7 月 -1988 年 6 月)

成立时间:1953年7月

运营机型:接收了人航和中苏航的机队,既有美制C-46、C-47,也有苏制的新购入的Li-2、IL-12、IL-14,以及An-2等支线飞机,后来大约引进了55架伊尔-14、41架里-2、42架伊尔-12,引进的An-2加上仿制的运5数量也极其庞大。1958年,IL-18加入现役,成为中国民航第一架使用涡轮引擎的飞机,改型飞机先后交付了20架。1971年开始,5架伊尔62先后交付中国民航,这是中国民航最早接收的喷气式客机。70年代中,AN-24。80年代中期,图154M。

开飞航线:中国民航兼顾民航公司职能的这35年内,见证了中国乃至世界航空格局的变迁。

投资方背景:1953年,中国人民航空与军委民航局再次合并,1955年苏联将中苏民航苏方股份全部转交中方,中苏民航并入中国民航,至1988年拆分六航之前,中国民航是中国政企性质兼顾的载旗航空公司。

经营情况:民航下设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沈阳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成都管理局六大主要的管理局,此外还有兰州、重庆等区域性管理局,以及江西、内蒙古、浙江等省局或者区局,也可理解为民航的各分子公司。初期,各管理局的机材和人员等由总局统一分配,到了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时,各管理局实质上已经接近独立,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各管理局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尽管民航政企一体,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1950-1970年代,政企一体的民航在当时的体制下,确实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迅速构建起中国的航空线网络,尤其是在西北、西南、云贵高原、西藏高原等路路交通不便的地方,民航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政企一体的民航,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目的强烈,包括航线开辟和机材购买等。

然而,民航也体现出了作为航司的专业性,如简化飞机型号以降低运营成本、在欧美电视上投放广告、重要机场的枢纽建设包括中转、航班波设置等。1953年至1988年这35年间,民航可以说是出色地完成了其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载旗航空的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政企一体的民航势必要退出历史舞台,回归它管理的本职中去。

(二)民航政企分开后至今(1988-)

1987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的报告》民航局不再直接经营航空企业,而是加强政府的规划、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实行行业宏观管理,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航空公司作为企业,按照盈利的目的进行独立经营。机场逐步下放到地方,进行带有公众服务性质的半企业化管理。民航主管单位作为政府的主管机构集中力量制定法规,加强对整个个行业的管理。

1. 新疆航空公司(1984年-2005年)

成立时间:1985年1月

运营机型:3架伊尔-86,4架伊尔-96,2架波音737-300,9架波音757,5架ATR(6架图-154M 2001年全部退役)

投资方背景:新疆航空公司其前身最初是1955年成立中国民用航空乌鲁木齐管理处。1959年到1984年,为中国民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局。1985年,中国民用航空乌鲁木齐管理局、新疆航空公司成立,实行政企合一体制。2001年12月,根据中国民航体制改革要求,新疆航空公司与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分立,成为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

经营情况:驻地乌鲁木齐。2002年10月11日,新疆航空公司加入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2004年10月,新疆航空公司注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一体化运行,成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新疆分公司。2005年“新疆航空公司”名称注销。

2.云南省航空公司(1985年-2005年)

成立时间:1985年4月

运营机型:拥有20余架飞机,其中17架波音737,3架波音767

开飞航线:开辟国内、国际航线70余条

投资方背景:1985年组建的云南省航空公司,由民航成都管理局和云南省政府的双重领导。

经营情况:公司总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运营基地设在昆明巫家坝机场,辖云南省内8个机场。1992年7月更名为中国云南航空公司,驻地昆明。云南航空公司于2002年10月11日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联合重组,成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下属航空运输企业,2011年8月改组为中国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2005年“中国云南航空公司”名称注销。

3.武汉航空公司(1985年-2002年)

成立时间:1985年4月2日

运营机型:6架波音737-300,4架波音737-800,6架Y7

开飞航线:北京、上海、广州、恩施、宜昌等全国40多个城市,90多条航线

投资方背景:地方国资企业

经营情况:1986年4月成立,前身为武汉航空运输服务有限公司,2002年8月重组为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4.中原航空公司(1986年-2000年)

成立时间:1986年5月

运营机型:5架波音737-300、1架空中客车A320、2架运-7

开飞航线:曾有飞行航线48条,郑州、南阳、洛阳3个机场每周有332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厦门等25个城市

投资方背景:中原航空公司成立于1986年5月15日,是河南省地方航空公司

经营情况:成立。2000年8月改组为中国南方航空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2001年“中原航空公司”名称注销。

5.浙江航空公司(1986年-2003年)

成立时间:1986年7月4日

运营机型:引进加拿大的冲8型飞机

开飞航线:省内外20余条航线

投资方背景: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东方航空公司合营的地方航空运输企业

经营情况:1990年1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民航总局达成协议,将浙江航空公司移交民航总局,民航总局委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管理。1996年8月30日,民航总局将浙江航空公司的债务移交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改名中航浙江航空公司。2003年改称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驻地杭州。

6.中国西南航空公司(1987年-2002年)

成立时间:1987年10月15日

运营机型:A340-300客机3架、波音757-200飞机13架、波音737-300飞机17架、波音737-800飞机3架

开飞航线:内外航线190多条,通航的国内外大中城市达60多个

投资方背景:是中国民航第一家按照政企分开改革原则组建起来的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当时中国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

经营情况:总部在四川成都,基地设在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下辖的中国西南航空重庆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贵州分公司。根据2002年中国民航改革重组战略,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主体,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已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并,重组后,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于2002年10月28日在北京成立。与此同时,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于当年10月30日经改组后,成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

7.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1987年-2002年)

成立时间:1987年4月

运营机型:3架Y7-100

投资方背景:地方航空公司,注册资金8356万元,主要从事通用航空业务。

经营情况:1997年3月开始航班飞行。总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运营基地设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2001年7月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山西省航空公司、海南航空集团、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成立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海航集团控股的航空企业。2002年10月,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海南航空集团实施合并运行的批复,海南航空集团旗下四家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中国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统一使用海南航空“HU”两字代码(IATA代码)、统一CI标识、统一安全责任,实施了合并运行。实行了代码、机队、营销网络、地面保障和各类资源的共享。

8.中国西北航空公司(1989年-2002年)

成立时间:1989年12月6日

运营机型:3架空中客车A300-600,3架A310-200,13架A320,10架BAe-146,11架Y5。

开飞航线:开辟国内和国际航线110多条,通达国内多数大中城市以及日本等地。

投资方背景:中国民航按照政企分开体制改革原则将民航西安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分离出来的基础上组建的。是当时中国民航局直属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

经营情况:公司总部在陕西省西安市,主运营基地设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并在珠海设立了运营基地。下辖兰州分公司,基地在兰州中川机场;控股南京航空有限公司。2002年10月合并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驻地西安。2005年注销。

9. 中国北方航空公司(1990年-2002年)

成立时间:1990年6月16日

运营机型:A300-600飞机6架、A321飞机10架、MD-82飞机24架、MD-90飞机13架、以及通用航空飞机、直升机,形成了大、中、小机型配套的机队

开飞航线:经营152条航线,其中国际航线16条,通往6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城市。

投资方背景:当时中国民航总局直属六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

经营情况:公司总部在辽宁沈阳,基地设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设有吉林、大连二个分公司,在海南三亚参与合营北亚航空公司,在黑龙江合营天鹅航空公司,以及11个直属单位和4个合资企业。2002年10月并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成立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更名中国南方航空北方公司,驻地沈阳。

10.贵州省航空公司(1991年-1998年)

成立时间:1991年9月

运营机型:3架737-700、5架737-800

开飞航线:

投资方背景:198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航空公司,并组成贵航筹备组,开始前期准备工作。1989年5月,贵州省政府筹集了1930万元贵航启动资金。

经营情况:以贵阳为基地的小型航空公司。1998年6月28日,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中国南方航空(集团)贵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11.天鹅航空公司(1992年-2004年)

成立时间:1992年8月12日

投资方背景:早源于1978年9月24日成立的民航第二十五飞行大队。

经营情况:按照国家民航总局和黑龙江省政府的建议,中国北方航空黑龙江分公司与1993年12月24日成立的天鹅航空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成北航天鹅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在航空集团改革重组过程中,天鹅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北航天鹅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同时,南航集团北方公司对北航天鹅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吸收合并。2004年8月25日,国家民航总局批准同意恢复中国南方航空黑龙江分公司运营,10月“天鹅航空公司”名称注销。 

12.中国新华航空公司(1992年-2007年)

成立时间:1992年8月

运营机型:7架波音737-800

开飞航线:开通自北京、天津始发的国内航线40多条。

投资方背景:前身是中国航空联运服务公司。先后挂靠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1998年10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企分开"的指示精神,与国家计委"脱钩"并入神华集团;

经营情况:基地天津。2001年,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南航空集团共同出资对新华航空进行重组,更名为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51%;神华集团持有40%的股权。2007年11月29日,新华航空、山西航空和长安航空合并建立海南航空的子公司-大新华航空。。

13.福建航空公司(1993年-2002年)

成立时间:1993年8月

运营机型:4架运七飞机

开飞航线:经营省内外10多条航线

经营情况:基地在福州长乐机场。1994年1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将福建航空公司成建制地划归厦航经营管理,使福建航空公司成为厦航全资子公司,2001年注销。

14.南京航空有限公司(1993年-2005年)

成立时间:1993年4月7日

投资方背景:江苏省投资

经营情况:驻地南京。2004年完成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重组。2005年“南京航空有限公司”名称注销。

15.翡翠国际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2013年)

成立时间:2004年12月15日

运营机型:3架 B747-400ERF

开飞航线:亚洲以及欧洲的货运航线

投资方背景:中国航空运输业内第一家中外合资专业货运航空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拥有51%的股权,德国汉莎货运航空公司拥有25%的股权,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拥有24%的股权。

经营情况:2006年8月开始运营。由于资金短缺、货运服务持续低迷,于2012年1月起暂停运营。2013年注销。

16.东星航空有限公司(2005年-2009年)

成立时间:2005年5月16日

运营机型:A320-112 6架、A319-214 3架

开飞航线:开通深圳、广州、上海、海口、杭州、桂林、重庆、西安、沈阳、天津、青岛、大连、常德、三亚、香港、澳门等航线,2007年获批准执行地区及国际航线。

投资方背景:由东星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湖北东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北东盛房地产有限公司、湖北美景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成的。

经营情况:驻地武汉,是华中及中南地区第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其主要经营航空干线客货运输业务。2009年3月14日民航中南局下发明传电报,决定暂停东星航空的飞行,2009年8月东星航空被裁定破产。

17.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2006年-2012年)

成立时间:2006年4月

运营机型:四架MD11F,二架 B757-200SF全货机

开飞航线:开通上海至法兰克福,洛杉矶,芝加哥,大阪,胡志明,曼谷,新加坡和香港的全货运航班

投资方背景:由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ONCORD PACIFIC LIMITED、JUNIPER ESTATE B.V.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公司投资总额20675万元,注册资本20405万元人民币,其中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持有55%股份,CONCORD PACIFIC LIMITED持有25%股份,JUNIPER ESTATE B.V.持有20%股份。

经营情况:公司主要基地设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内。010年 12月20日,东航旗下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上海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长城航空有限公司三家货运航空公司的四方股东东航股份、中远集团、长荣航空和新加坡货航正式签署成立新中货航增资协议,这标志着三家货航的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2012年注销。

18.长城航空有限公司(2006年-2012年)

成立时间:2006年6月1日

运营机型:B747-400F 3架

开飞航线:首飞上海-阿姆斯特丹航线

投资方背景:由中国和新加坡合资的货运航空公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系统内的中国长城工业以及新加坡货运航空(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和腾飞投资有限公司(代表新加坡国有的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的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经营情况:由于美国财政部指控中国长城工业涉嫌向伊朗输出导弹技术,2006年12月,中国长城工业所持有的股权被转移到北京航天卫星应用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国财政部才将长城航空从禁飞名单中除去。2009年11月,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东航集团筹融资、长城航空有限公司股权划转、相互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2010年3月9日,在国务院国资委领导的见证下,双方在北京签署了长城航空有限公司股权划转交接备忘录,2012年注销。

19.银河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2007年-2013年)

成立时间:2007年12月03日

运营机型:B747-400F全货机

开飞航线:以天津为基地直飞欧美及亚洲的定期与非定期的货运航班。

投资方背景:由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1%)、大韩航空有限公司(25%)、新韩投资(11%)和韩亚投资(13%)四家共同出资组建,合资期限为30年,注册资本为6500万美元。

经营情况:2008年6月投入运营。由于货运服务持续低迷,于2012年1月起停止运营。2013年注销。

20.云南英安航空有限公司(2010年-2015年)

成立时间:2010年8月12日

运营机型:新舟60飞机

开飞航线:重庆-贵阳、贵阳-荔波

投资方背景: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1月的云南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引进两架国产运12E飞机,2006年3月15日获得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2006年3月23日运12E首航成功,2008年8月引进首架国产新舟MA60飞机,2010年8月12日获得CCAR121部公共运输航空运行合格证。依据民航局要求2012年4月新成立英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主经营通航业务。于2011年12月成立CCAR-121部云南英安航空有限公司,负责民航运输业务。民航局为此还专门发函,旨在鼓励民营航空企业参与支线航空运营。

经营情况:虽然被称为国内最小的航空公司,但云南英安航空在诞生伊始也是踌躇满志,提出欲构建以云南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支线航线网络。然而梦想显然未能照进现实。开航不足三年便快速“陨落”,而该公司被迫关张的主因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2017年3月,在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已发布的《关于撤销云南英安航空有限公司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的通知》中显示,该公司用于公共航空运输运行的飞机已不符合适航要求,且主要运行及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流失,不符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相关规定。同时,云南英安航空有限公司《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临时)》已于2015年12月8日被注销。

航旅新零售(微信公众号ID:AirDS-):聚焦航空分销与服务领域,推动航旅新零售认知升级,助力航空零售转型和旅客服务数字化转型。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我国那些消逝的航司,有着怎样的过去?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