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姚健君) 途牛旅游网(以下简称“途牛”)于11月11日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披露的信息中有几个超出了预期,值得格外关注:
1、收入增长的“含金量”
2014年第三季度,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为1.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1%。在这个增幅达两倍的营销费用投入下,途牛的收入增长显得成本高昂。第三季度,跟团游收入为12.9亿元人民币,自助游的毛收入为4.924亿元人民币,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6.3%和增长38.7%。
虽然如此,但从环比的角度看,途牛的增长也有一定“含金量”,与二季度相比,途牛三季度的跟团游收入和自助游毛收入分别增长85.15%和75.1%,而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的环比增幅仅24.5%。三季度是旅游度假的旺季,这里面有淡旺季的因素,但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明显小于收入的环比增长,说明途牛增加客流并不直接依靠互联网导流,营销费用与营业收入相关性不强,随着途牛收入规模的逐步提升,营销费用占比有望逐渐缩小。
2、特卖尾单与移动端捆绑策略见效
途牛CEO于敦德此前曾向环球旅讯表示,途牛在旅游特卖的细分市场已经是行业第一。财报虽然没有单独披露特卖业务的销售收入和订单量,但因为途牛的特卖业务是与其移动端策略捆绑起来的,移动端的成交量间接反映了途牛特卖业务的情况。财报显示,第三季度,移动端的订单占总订单量超过35%。这个数字在二季度是30%,提升了5%。这说明,在移动端推出尾货、爆款等度假产品的推动下,途牛的移动端流量和用户粘性都提高不少。
3、线下门店开店速度超出预期
途牛第三季度财报披露的线下门店的数量超出了预期,途牛网首席运营官(COO)严海锋表示,“从第二季度末到现在,我们总计开设了30家区域服务中心,截至11月11日,途牛在全国的区域服务中心已经达到50家。”此前的公开资料显示,上市前途牛有15家区域服务中心,今年6月,途牛增开了5家;9月,又新开了10家。按此计算,途牛在10月初至今,又新开了20家线下门店。这意味着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是上市前几年开店的总量。
仔细观察途牛区域服务中心的分布区域很有意思,山东有8个,浙江有5个,而在其大本营江苏省有10个,已覆盖江苏13个地级市中的9个,连江阴、常熟等县级市也已进驻。
经过今年下半年密集开店,途牛在沪、苏、浙、鲁四个经济发达省份的线下门店数量已达29个,编织起途牛华东区(途牛官方把山东归为华东大区)的高密度线下服务网络。
笔者曾在《途牛将如何破局?》一文中指出,途牛在二三四线城市的“下乡策略”是途牛最大的竞争优势,它使途牛在应对一线城市市场的激烈竞争时,有自己可以防御和腾挪的空间。因为二三线城市供应商较为分散、不成规模,途牛与它们合作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有助于提升整体利润率。而现在,途牛的管理层正在强力推进这一“下乡策略”。笔者预计,这些新开的门店正是未来途牛盈利的种子。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剖析途牛财报:播下盈利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