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民航信息的公开与保密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公开是发展趋势,民航信息的公开与保密及两者间关系的把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綦琦)如果将“信息公开”看成是一种历史趋势,那么民航本身的选择就没有“否定”选项,而只是“进度”上的调适。随着民众知情权意识的日益上升,“信息公开”已经变成一种民众的基本需求,如果民航各级企事业单位尚未形成信息公开的基本惯性,民众和民航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各种冲突中不断升级。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最为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可以满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单向甚至是双向进行信息沟通的需求,并且让沟通变得越发便捷和易行。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界限愈发模糊,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链条中的某个“双向”节点。

  “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主要功能和方法均是围绕网络构成的,网络构成了新的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我们社会的源泉。”这是当代首屈一指的信息社会学专家曼纽尔·卡斯特的总结。他或许夸大强调了网络本身的支配作用,但是不管我们对信息时代本身抱有怎样的态度,都不能忽视现今网络本身的“侵略性”这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从政府到商业机构再到社会组织,以及几乎所有的个体,都在主动或者被动地融入移动互联网。人类社会如此,民航行业亦是如此。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民航信息的公开与保密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把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民航需推进并加速服务信息公开

  如果将“信息公开”看成是一种历史趋势,那么民航本身的选择就没有“否定”选项,而只是“进度”上的调适。随着民众知情权意识的日益上升,“信息公开”已经变成一种民众的基本需求,如果民航各级企事业单位尚未形成信息公开的基本惯性,民众和民航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各种冲突中不断升级。

  据某知名媒体调查报道:被调查对象66%认为对航班准点情况不满意,79%认为是机场管理原因造成航班延误,79%认为提前通知是航班延误时最合适的安排。我们且不讨论样本量和选取科学与否,单就信息公开在航班延误发生时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目前,旅客对民航服务的不够满意的症结往往并不在于服务质量问题本身,而是恰恰在于当出现不正常运输情况时旅客无法及时获得真实、可信、一致的信息解释,并造成旅客无法据此做出合理、正确的行动选择的后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已经发生彻底变革,民航信息进一步公开将是大势所趋,推进并加速民航服务信息公开乃是时代要求。民航服务信息是指涉及旅客享受航空运输服务所直接涉及的信息,其具体内容包括航班时刻、票价、航班变动情况、变动原因解释等。事实上,民航服务信息的公开与否不会直接影响航空运输安全,若某些有间接作用的信息是完全可以通过短期延时、描述模糊等技术手段加以过滤的。

  民航服务信息对于旅客,特别是航班变动等及时信息会为旅客出行后续安排带来严重影响时,信息的价值对于旅客是高度显性的。试想,一位公司高管乘坐飞机去参加某一重要商业活动,因为航班变动无法成行,那么准确的民航服务信息对他而言将是十分重要和极具价值的。如果是航路短时天气原因,继续耐心等待将是他最佳选择;如果是目的地持续恶劣天气条件,变更商务安排是他最佳选择;如果是飞机机械故障,更改航班或者变更航空公司将是他最佳选择。有时,个别民航机场和航空公司因担心旅客情绪激动或者要求赔偿等顾虑,推迟、隐瞒甚至虚假发布民航服务信息。这种做法的后果只有一个——增加旅客对民航工作的不信任,激化旅客和民航的矛盾。目前,只要航班大面积延误就会造成机场混乱不堪甚至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民航服务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广泛性做得不到位。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人为制造信息不对称越发困难,被识别的概率增加,与其被公开、被瞎公开还不如主动公开、积极公开。唯有扎实推进并加速民航服务信息公开才是提升民航整体服务质量、化解现有矛盾的有效路径。

  民航需梳理并加强运控信息保密

  信息公开是旅客的合理诉求,也是民航工作的必然方向,但公开哪些信息、公开到什么程度,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航空运输安全与否事关国计民生,民航信息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旅客知情权的满足属于民航服务提升范畴,其被满足是需要前提的,服务提升绝不能以影响乃至危及民航运输安全为代价。我们要在关注加大服务信息公开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在事关航空运输安全的运控信息的保密工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观念发展已经超乎想象,民航信息保密的难度和挑战空前,梳理并加强民航运控信息保密乃是时代使命。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信息传递便捷、高效的同时,也给信息保密工作带来了巨大潜在风险。及时的航班运行数据、重要旅客行程、机型重要参数等运控信息可以通过“拿出手机——对准拍照——上传网络”简单的三步在十几秒内就可由“保密”转换为“公开”状态。民航系统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运控信息保密工作:

  第一,科学梳理现有信息属性。随着科技进步和观念改变,原本保密的信息可以或急需公开,而原本公开的信息反而现在应该保密。因此,民航系统需要对现有信息加以重新梳理,与时俱进的重新确认信息真实属性。以是否直接影响航空运输安全为评判标准,对安全有影响的要务必保密、对安全无影响的要积极公开,切勿该公开的以涉密为由不公开、该保密的以知情为由乱公开。

  第二,切实加强关键信息保密。在明确信息属性的前提下,民航系统既要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全体干部职工保密意识,又要通过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涉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操守。民航关键信息保密工作事关旅客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除了警惕主动泄密还应对被动泄密高度重视。

  民航信息公开与保密再平衡探讨

  “公开”与“保密”这对看似相互矛盾的两个动作,实则彼此影响、相互促进。在同一时间节点上,信息总量是相对稳定的,公开的信息数量增多了,保密的信息数量势必相应减少。换个角度,信息公开推进得更加全面、扎实,信息保密执行得就更加明确、有效。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下,要把握好民航信息在“公开”与“保密”这两个层面工作开展的程度,再平衡是必不可少的。

  何谓民航信息公开与保密再平衡?在新中国民航发展的六十多年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与行业发展和安全保障相适应的民航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平衡机制。不可否认,这种机制在相当长历史时期是行之有效的,是确保中国民航安全发展的有力保障,但这绝不是新时代我们故步自封的借口。面对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和观念更新塑造了新的外部环境,原有的平衡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并满足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急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新平衡机制。与时俱进的开展民航信息公开与保密工作再平衡机制研究是时代任务。再平衡机制研究的出发点应由现行的运输保障服务型升级为旅客需求服务型。旅客对民航运输的需求是安全、便捷、舒适、高效,这是探索建立民航信息公开与保密再平衡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充分体现旅客真实需求,具有切实可操作性,这是民航信息再平衡机制的基本特征。

  综上所述,中国民航需要高度重视移动互联时代民航信息的公开与保密工作,这是践行民航强国战略,实现民航强国梦的战略要求。

綦琦
綦琦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綦琦现任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后于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民航国际客票销售、民航运输人才培养模式、机场服务流程改善。参编著作:《民航国内客票销售》、《航空运输地理》、《民航概论》。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民航信息的公开与保密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