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航空资讯>>>
×

AI之外:2025年10月值得关注的三项航空科技创新

赵琳琳 环球旅讯 赵琳琳 2025-10-21 11:07

同样重要

过去数月,人工智能持续突破,航空业和整个旅游科技领域的新闻几乎都离不开大语言模型的话题。仅九月份的报道就证明了这一点,而这一势头仍在持续。

* Expedia 刚与 Perplexity 合作推出了全新的 AI 驱动浏览器,这一举措可能彻底改变旅行者预订机票的方式。

LATAM 推出了 AI 虚拟客服,为行程规划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韩国旅行公司 Yanolja 成为该国首家采用 ChatGPT Enterprise 的企业,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全面应用于运营。

Trip.com 同时推出了 Trip.Biz ONE,一项 AI 驱动的企业差旅推荐服务,覆盖全球 15,000 个城市,对最佳酒店、餐厅和目的地进行排名。

所以,并非缺少人工智能新闻——恰恰相反,相关报道层出不穷。然而,这些最新消息中,很少有真正超越过去几个月已出现的应用场景的案例(Expedia 与 Perplexity 的合作是一个例外)。

因此,本月OAG选择暂时跳出人工智能的热潮。《十月航空科技创新》将聚焦另一类创新:那些虽然不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但同样在改变航空业运作方式的技术进展。

关键摘要:

* JetBlue 宣布与亚马逊的 Project Kuiper 建立合作关系,计划从 2027 年起在其机队中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卫星 Wi-Fi 服务,以打破日益被 Starlink 主导的市场格局。

皇后镇机场在五个出发区域部署了 LiDAR 系统,用于监控旅客流量并缓解拥堵。

航空IT服务提供商 SITA 最近推出了 Connect Fly,这是一款新一代连接解决方案,旨在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更快速、更安全、更灵活的网络接入。

创新#1:JetBlue 携手亚马逊,共同打造下一代机上 Wi-Fi

机上网络连接长期以来都是航空业“理论上发展很快、实际发展很慢”的典型代表。如今,JetBlue 试图改变这一现状——该航空公司宣布将与亚马逊的 Project Kuiper 合作,自 2027 年起为其整个机队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卫星 Wi-Fi 服务。

它如何运作?

这项服务将依托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系统,相比传统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够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对乘客而言,这意味着长途航班中的断网情况将大幅减少,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也将显著改善——这将成为 JetBlue 现有的 Viasat 免费 Wi-Fi 服务的一次重大升级。

为什么这项创新如此重要?

JetBlue 并不是第一家采用卫星网络的航空公司。包括美联航、阿拉斯加航空、夏威夷航空和 JSX 在内的多家美国航司,已经在使用Starlink 系统。而JetBlue 与众不同的是,它选择了亚马逊作为合作伙伴。

在市场几乎被 Starlink 垄断的背景下,JetBlue 与亚马逊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市场多元化。

卫星层面的竞争,对航空公司和旅客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随着乘客期望的提升,如今大多数人都会在机上使用个人设备观看电影或在线办公,缓慢、不稳定的 Wi-Fi 已不再被接受。

* 而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竞争的增加也意味着在未来谈判卫星网络服务合同时,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

JetBlue 与亚马逊的合作表明,机上网络连接之争正在升温,这已不再是一家企业独大的游戏。

创新#2:皇后镇机场利用 LiDAR 技术预测旅客拥堵,在问题发生前提前应对

从 JetBlue 位于纽约的总部出发,我们来到地球另一端的新西兰皇后镇——这座以绝美景色著称的机场,正在低调测试航空业中最智能的客流管理工具。

皇后镇机场在五个出发区域部署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 LiDAR 系统,用于监测旅客流动并减少拥堵。

* 这项技术通过生成航站楼环境的精细 3D 模型,分析人群的移动模式,而无需采集任何个人数据。

系统能够实时提供排队效率、区域占用率等信息,甚至可以在拥堵发生之前进行预测,使机场工作人员能够主动采取措施,而不是事后被动应对。

它是如何运作的?LiDAR 有何不同之处?

* LiDAR(光探测与测距)的原理最早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它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分析反射信号来测量距离。

* 在机场的应用中,原理相同。不同的是,LiDAR 不使用摄像头来拍摄可识别的影像,而是通过传感器生成匿名化的三维“点云”模型,将移动的物体(此处指乘客)以数据点的形式呈现,而非人脸或影像。

这一区分为何如此重要?

* 传统的基于摄像头的人群分析系统往往会引发严重的隐私与合规问题,尤其在欧洲,还需要进行人脸模糊处理及建立复杂的数据管理框架。

* 相比之下,LiDAR 从根本上不会采集任何生物识别数据,因此能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以极高精度监测人流密度和移动情况。

* 虽然其安装和维护成本高于普通摄像头系统,结构也更复杂,但无疑是一种更加负责任的技术选择。

为什么这项创新如此重要?

首先,机场正成为全球航空出行网络中的主要瓶颈。全球旅客数量持续上升,但机场基础设施的扩建速度远远赶不上增长需求。高峰时段的拥堵依然是航空业最大的运营难题之一,而皇后镇机场的做法表明,利用预测性分析技术,可以在排队出现之前就提前管理人流。

其次,在人们愈发关注隐私和监控问题的当下,皇后镇机场的 LiDAR 系统证明,“更智能的机场”并不意味着“更具侵入性”。通过在高精度监测的同时保持匿名性,这种模式有望成为全球机场客流管理的新标准。

最后,更好的出行体验同样意味着更好的商业回报。排队和等待是旅客最不满的环节之一。当旅客能减少排队时间,他们就会有更多时间用于购物、用餐或休息。也就是说,更顺畅的出行不仅是服务的提升,也是商业收益的提升。

简而言之,皇后镇机场的 LiDAR 系统让航站楼运作更高效、更有序,也更人性化——这座小机场正在向大型机场展示,何为负责任的创新。

创新#3:SITA 以云原生 SD-WAN 技术升级航空业网络连接

从航空公司到机场,再到整个航空运输业的 IT 中枢——SITA 正在推动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

这家公司近日推出了全新的 Connect Fly 解决方案,基于 Versa 的 VersaONE 平台打造。该系统旨在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更高速、更安全、更灵活的网络连接,从根本上升级支撑航空业运作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它是如何运作的?

Connect Fly 的核心技术是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这项技术能够在多种连接类型之间(包括 5G、光纤和标准互联网链路)动态管理数据流量。

与传统依赖固定硬件的网络不同,SD-WAN 让航空公司能够通过云原生架构连接关键业务系统,如离港控制系统(DCS)、值机柜台和登机口等。

这一转变带来了多项显著优势:

1、速度:新航点或远程站点的网络部署时间从几个月缩短至几周,这对正在拓展新航线或运营季节性航班的航空公司而言,是一项重大利好。

2、稳定性:系统可持续监测网络状况,并在连接中断时自动切换传输路径,确保值机终端、行李系统和机组运行不中断。

3、灵活性:由于 Connect Fly 支持多层次网络连接(从传统 ISP 到新兴 5G 网络),机场和航空公司可以根据当地网络条件和成本灵活调整带宽配置。

为什么这项创新如此重要?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次渐进式的 IT 升级,但它对整个航空业的乘数效应确远非如此简单。

* 航空生态系统依赖数千个相互连接的系统实时通信,包括机场自助值机终端、登机口读卡器、机组应用以及航班管理软件等。

* 更强大、更灵活、更高速的通信层意味着故障更少、恢复更快,同时旅客的处理流程也更加顺畅。

对航空公司来说,这也意味着运营更加灵活。想象一下,一家航空公司计划开通前往偏远机场的新航线:

* 过去,仅网络部署就可能导致首班航班延迟数月。

* 而借助 Connect Fly 的云原生 SD-WAN,网络可以在数周内建立完成,从而加快航线开通速度、降低部署成本,并在高峰季节支持临时或弹性运营。

总而言之,SITA 的 Connect Fly 虽然不如面向乘客的人工智能工具那样引人注目(我们将在下月继续介绍),但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加强航空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意味着其上运行的每一个系统(包括人工智能应用)都能运行得更快速、更安全、更智能。

资料来源:Beyond AI: Three Airline-Tech Innovations to Watch in October 2025OAG

赵琳琳
赵琳琳

环球旅讯

微信:DD719_0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AI之外:2025年10月值得关注的三项航空科技创新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