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今天,日本旅游没有迎来末日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5-07-04 10:42

热度未减,暑期仍可期

7月5日,传言中的“末日大灾难”,并未如约降临。

没有火山喷发,也没有三倍于311地震的海啸袭来。

新干线准点发车,便利店一如往常——一切平静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这一天,并非毫无波澜前奏。比地震更早抵达的,是席卷社交平台的集体情绪。

有人绘制了“灾难预测图”;群组里,流传着“避难物资清单”;便利店货架上的米、面、矿泉水一度被抢空;电商平台上,“地震包”的搜索量飙升。

大家不是全信预言,而是不想成为那个“没听劝”的人。

尽管日本气象厅早早出面辟谣:“目前全球没有任何科学手段能精确预测某天会发生大地震。”但在算法主导的信息世界里,更“有戏”的版本,总能赢得更多关注。

尤其是近段时间,日本九州一带小地震频繁。7月3日,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刚刚发生5.5级地震,日本气象厅一度发布红色强震警报。

于是,一个最终未能兑现的“灾难日”,却提前撼动了一个行业。

野村综合研究所执行经济学家木内隆英曾表示,日本旅游业 可能因这场“灾难预言”而面临高达5600亿日元 (约39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不过,现实远没有这么悲观。

就在传言四起之际,一些航空公司仍逆势加码 日本市场:

    台湾虎航7月新增桃园-石垣岛、高雄-仙台、台中-名古屋等航线;

    此前大幅削减日本航线的大湾区航空,宣布将在12月重新开通札幌航线;

    星宇航空日本航线七月初平均载客率已超过八成;

    长荣航空表示:“虽然一度受影响,但进入暑期后,订位速度明显回升。”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航线的信心,并未随“预言风波”而崩盘。

有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旅客早在2-3个月前就已订票,真正因此临时改变行程的,是少数“观望型”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灾难风波”带来的却是超出预期的“跳水价”:

有人错估市场,提前订票后痛失两千,直呼“血亏”!

从大盘看,暑期航班量到价格趋势,日本旅游的供需两端依旧稳健。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今年暑运期间热门通航国家中,日本位列前三 ,计划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水平。

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今年5月访日游客达369万3300人,同比增长21.5%,刷新历年5月纪录。

   

来自中国香港地区的游客人数同比减少了约一成,成为少数受“风声”干扰的市场。而来自韩国和中国内地的游客仍然同比激增,势头强劲。

“该不该去日本”,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有人晒出取消行程的短信截图;也有人无奈表示:“爸妈不让我去。” 只能借网友之眼云游日本。

在东京浅草寺 外,来自西雅图的S小姐也坦言:“一开始 不当回事,可越刷越多相关内容,焦虑也慢慢冒了上来。”

可真正踏上旅途后,她发现这里平静而有活力,旅程依旧愉快。

恐慌之外,是一场集体情绪的观察实验。而从未遂的传言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面:

不是所有人都被谣言牵着走,也不是每一则“海啸要来了”的消息,都会撼动真正稳固的出行决策。

尤其是那些“高适应型”、“低资讯依赖型”的旅客——商务人士、回流留学生、亲子出行家庭。他们的信心来自经验判断,而非社交媒体的热点演算。

对这类人来说,漫画不等于预警,谣言不是现实。地震确实有风险,但东京地铁照常通车,日本的灾害应对体系也早就以“体系化”和“冷静”著称。

就像一位日本留学生所说:“只是传说而已。该去还是要去,该玩还是得玩。”

7月5日,终究只是个平常日子。

辰木良的预言没有应验,或许他会和诺查丹玛斯、玛雅历法一起,被历史和互联网的洪流淹没。

但对游客和从业者来说,风声已止,热浪将起。

暑假如约到来,日本依旧是那个充满吸引力的旅行目的地。

罗銮銮
罗銮銮

环球旅讯

已发表文章 96 篇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今天,日本旅游没有迎来末日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使用微信扫一扫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