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Airbnb的“服务类”新产品:距离高频是更近还是更远?

从替代住宿走向本地生活补位

*本文为评论员投稿,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Airbnb在Q1财报电话会议后的焦点,并非来自主业的财务亮点,而是来自概念鲜明的新产品——一系列主打“不需入住,也能享受Airbnb”的本地生活服务。新产品发表后迅速分散市场对其美国表现低迷与Q2预期保守的关注。

海择资本曾以“美团化”来形容Airbnb追求高频的潜在企图,但若细看这次推出的新产品,从类型到定位更接近“58同城化”,甚至带有一丝“本地生活礼宾平台”的味道。

问题来了,这样的产品,是让Airbnb更靠近高频,还是更远离?将投入的2.5亿美元,又是否能助其加速推进?

01

区域成长亮点转向拉美

核心市场停滞

Airbnb的Q1财报数据不算黯淡,但也无法激起热情。调整后EBITDA为4.17 亿美元,总间夜与体验达1.4亿,年增8%。

但从区域来看,间夜增长的火力显然来自非核心市场:拉丁美洲成长超过20%,其中巴西就达27%;亚太地区增约长15%,欧洲、而美国与加拿大仅为个位数,其中美加为个位数低段(3%以下)。

由于英法美加已占Airbnb五大核心市场之四,核心市场增长停滞也许正解释了它为什么急于寻找“非住宿场景”的新引擎。

02

服务内容初步定位

从替代住宿走向本地生活补位 

本次公布的“服务类”产品,总计横跨十个品类,将于全球260个城市上线,与既有650城的“体验类”产品互补。

它们不再依附于住宿本身,而是单独存在、可独立预订的“到家”服务,用户不需要入住Airbnb,甚至不需旅行。

服务价格从50美元起跳,内容涵盖美发、美甲、化妆、私人教练、按摩、私厨外烩与摄影等。

由于Airbnb特别强调这些服务是由经“认证”、有“执照”、“专业”者提供服务,这使得服务提供商更像是城市中高收入族群的家庭/生活管家,最大卖点不是便宜,而是“方便”与“可信赖”。

这与体验产品强调当地文化与异地旅游不同,它们更像是一种对生活质量的维护与强化——但也因此,海择资本认为它们天生不具备高频驱动基因。

03

Airbnb不走向美团

走向贵族版58同城 

我们过去讨论美团时,常以三个词形容其模式:“高频、刚需、低决策成本”。Airbnb推出的这些生活服务正好反其道而行:

首先是频率问题。

虽然餐饮、美甲、按摩等看似日常,一旦转为“到家服务”,就会立即落入低频场域,因为不仅客单价更高,也涉及信任与时间安排。

以台湾为例,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整体餐饮市场规模约新台币8,650亿元,其中外烩与团膳类仅占5%到7%,如果仅锁定私厨外烩,市场规模推估仅为50亿至80亿元,占比不到1%。

虽然客单价高(家庭每场8,000至15,000新台币;企业每场15,000至50,000新台币)与增速高(年增率15-20%),但绝对值低意味着频率低。我们认为这不仅发生在台湾,也不只发生在私厨外烩,Airbnb所提供的10项新服务,都有类似的风险。

其次是供应端问题。

这类服务多半仰赖高技能、重信任的个人提供,如无平台建立完整的身分审核、保险与品管制度,风险与纠纷极高。

Airbnb现在提供的方式,不仅仅是媒合,而是品牌背书,这会让它从轻平台变成重运营,这在其过往的模式中,进入一种新样态。

最后,这种服务的价值非在转换率,而在于“信任转嫁”。

这意味着其最大价值不在于GMV,而在于Airbnb能否在新领域建立与住宿体验同等的品牌可信度。

如果做得好,会变成一种“生活品味的认证”,形成一个独有的高端品味社群;若做不好,则将快速沦为另一个中低阶平台。

Airbnb说明年底前会将体验产品做到“社交性”,做法是会在购买体验产品的期间,向团体或个人客人发送讯息,并允许客户在之后保持联系,这也为“服务”类产品的社交性浮现想象力。

04

2.5亿美元投入:够吗?

Airbnb表示将投入2.5亿美元推动这项新事业。这笔资金若用于补贴与营销,或许能短期换取关注;但若聚焦于建立供应链、验证系统与内容合作,则会成为中长期的品牌资本。

若我们将Airbnb的策略解读为“不缺钱、只缺时间与信任”,那么它可能会采取以下路径:

1.与具品牌影响力的供应商或网红合作,快速取得高端领域的信任背书(事实上它在体验类产品已经这么做了)。

2.与美容、健身、艺术品牌联名,例如与Lululemon、LA MER合作推出专属到家服务。

3.选择信任成熟市场(如洛杉矶、东京、巴黎、首尔)做深度试点,逐步向中层市场扩张。

4.建立类Uber的服务提供商层级与风险控管系统。

这并非传统上高投放式的拉新,而是从供应链打磨扎根。2.5亿美元或许足够启动,并建立催熟的催化剂。但它只能帮助Airbnb吸纳另一种生活品牌,慢慢与非标住宿定位的Airbnb相辅相成,而非成为能与现有Airbnb市值并驾齐驱的另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品牌或美团。

05

离高频更近了吗?

还是只是更高端? 

疫情后,Airbnb的口号语(Slogan)常用“Made Possible by Hosts”,这也反映了由业主提供的各式住宿/体验,甚至务业代管的精髓。

本次电话会议,Chesky提到,人们选择饭店,是因为它的服务;选择Airbnb,是因为它的空间。这句话点出Airbnb战略移向空间与本地生活方式的转折。

这次服务产品的推出,看似向“服务”靠拢,实则是将基于空间的服务,拉进本地生活,不再与住宿绑定,也不再与旅游相关。

从第二产品增长曲线的角度看,“新服务”确实与Airbnb提高频次的原始需求接近了,但不是投资人原本想象中的那么近。

这不是以GMV或预订量爆发式增长为目的的业务,但可以说明品牌扩张与深入维护中高端客层的策略转向。

它不会引爆一季的财报,却可能奠定Airbnb不同于Booking.com、Expedia及Trip.com的新差异。

罗海资
罗海资

海择资本 创始人

罗海资,海择资本创始人。曾于2012年加盟携程旅行网,同时也以鲸涛为笔名于财经媒体发表机票、酒店、旅游相关的批发商与渠道生态圈的观察评论。罗海资拥有台湾证券暨期货市场发展基金会(证基会)企业发言人班、财报分析班学程,并曾在台湾嘉实财经任职资深记者,负责上市公司研究。

Haitzu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Airbnb的“服务类”新产品:距离高频是更近还是更远?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