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魏正环)10月6日,一条新闻轰动业界,安邦斥资19.5亿美元从希尔顿集团手中收购了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同时双方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安邦将授予希尔顿提供为期100年的管理服务。
消息轰动包括酒店业、地产业、金融业在内的众多相关产业,一时间不胫而走。
近几年,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酒店物业意欲转让并非新鲜事。在笔者看来,此新闻的关键是,中国险资溢价收购美国优质酒店资产。下文将从该角度阐述笔者浅见。
依笔者所见,安邦保险此举,动机有二 :其一,涉足酒店业,且目光瞄准高端酒店市场;其二,分散投资风险,包括跨国间的投资风险分散,也包括行业间的风险分散。
安邦保险涉足酒店业是早有酝酿,据透露,安邦在国内多个城市均有土地储备,大多规划为含酒店的综合体,成都等项目已经启动。而且,安邦保险不甘心于做普通的酒店产品,其目标是做超越上海璞丽酒店等业界典范的顶级酒店。无独有偶,安邦保险的总部办公楼与北京华尔道夫酒店临近。由此看来,此举收购案并不惊奇。收购顶级品牌的代表性酒店,无疑是踏入此市场的捷径之一。
关于“分散投资风险”,是金融行业更为关心的话题,中国险企、房企等海外投资也已经不是新鲜事,在此笔者无意班门弄斧。
对于此收购案,笔者重点关注的是,本次转让的是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物业,且新业主与希尔顿酒店集团达成协议,将维持华尔道夫酒店品牌管理100年。10月6日晚,笔者看到此消息英文版,第一错觉是,莫非希尔顿酒店集团出售了旗下华尔道夫酒店品牌,细看才知,出售的只是物业,尽管是享誉酒店业内外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物业。笔者大胆假设,如果希尔顿酒店集团愿意出售华尔道夫酒店品牌,而非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物业,安邦保险是不予关注,还是照单全收,甚至更为乐意?酒店品牌的转让在国际酒店市场的发展历程中也并不少见。只是,品牌转让与物业转让所反映出的转让或受让初衷大为不同。
编者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其所在公司无关。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安邦收购纽约华尔道夫之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