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挤到掉鞋,成都花到手软,同样作为全国旅游重镇,一个靠“人从众”冲上热搜,一个用“总盘子”稳住江湖。西南旅游第一城,你押谁?
从旅游市场数据来看,重庆市国内游客接待规模达2701.5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统计,同比增长 4.2%;国内游客消费金额达196.14 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4%。
据微信数据报告的统计,10月1日-10月5日,在新一线城市中,重庆的微信支付消费金额、笔数均为第一,成为本次长假“双料冠军”。
图源:微信派公众号
除了旅游消费数据惊人,在出行方面,重庆江北机场也直接甩出“王炸”:
黄金周内,安全起降航班7729架次,同比增长1.5%;迎送旅客近123 万人次,同比增长约2%,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更亮眼的是,其客运“双冠”战绩:平均客座率 92%,登顶全国十大机场,出入境旅客量同比涨38%,增速拿下全国十大机场第一。
“重庆,鞋子都挤掉了。”
“感觉重庆这人流密度比成都还猛了,寸步难行,太吓人了。”
游客的吐槽式感慨,恰恰印证了重庆文旅热度高涨,与邻居成都的“顶流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核心数据看,成都以2862.3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略超重庆,但两地的“热法”截然不同。
重庆胜在人流的“浓度”——微信支付“双料冠军”的头衔,搭配洪崖洞、解放碑等核心商圈的“寸步难行”,凸显出游客向热门地标高度聚集的特征。
而成都则赢在市场的“广度”,不仅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超重庆,更在租车自驾、包车游等细分领域稳居全国前列,宽窄巷子、青城山-都江堰等景区,显示出客流分布更均衡的特点。
航空枢纽的表现同样折射出两地差异。
一边是江北机场凭效率“封神”,一边是成都天府机场靠规模领跑,成渝航空枢纽的较量这下彻底藏不住了。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庆江北机场凭“效率王牌” 突围:
- 92%的平均客座率冠绝全国十大机场,意味着每架航班几乎座无虚席,印证了“人流挤”的现实;
- 38%的出入境客流增速,更说明其国际吸引力在快速攀升。
成都天府机场的国庆成绩单,则透着“大块头”气场。
据公众号“全球机场局”数据,天府机场双节期间虽然客座率不及江北机场,但客流量冲到全国第五,稳稳攥住“总量优等生”头衔。
更别提成都还有双流机场“搭子”,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三,增速超过主要城市枢纽平均水平,这是重庆江北机场“单核作战”难以企及的规模优势。
航线布局的攻防战里,两者玩出了不同套路。
江北机场精准瞄准“热门打卡地”,国内航线把北京、上海、深圳等枢纽城市和拉萨、三亚、乌鲁木齐等旅游热点焊死在高频列表里,这正是92%高客座率的秘诀。
国际线也在猛踩油门,双节期间把雅加达航线从每周2班加密到6班,当前在飞航线达35条,每周超180班次,欧美澳及东南亚热门城市基本覆盖,下一步还计划开通布鲁塞尔、沙巴航线。
但天府机场的国际“朋友圈”更阔:截至2025年6月投运四周年之际,已开通6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数量稳居中西部第一,覆盖的洲际远程航线网络,广度远超江北机场。
腹地客源的争夺像场“拉锯战”。
早年泸州、自贡等川内地市的旅客常选江北机场,但动车开通后,不少人转投天府怀抱。
不过,江北机场的“逆袭剧本”已在路上。
2024年底第四跑道投用后,它成了中西部首个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今年4月正式投用的T3B 航站楼,更是让年旅客吞吐量直奔8000万人次,直逼成都双机场总和。
加上此前空域调整后,航路扩至“六横三纵”,进离场点从7个增至13个,理论上空域容量提升30%-40%,总算能接住暴涨的客流需求了。
实际上,这场航空较量,从来不是“非输即赢”。
天府机场靠规模和政策快速圈地,江北机场凭效率和精准运营深耕市场,恰是成渝双城经济圈“错位发展”的缩影。
等到江北机场补全国际航线短板,天府机场优化国内网络密度,这对“西部双雄”终将从竞争走向联动。
毕竟,比起争一时排名,联手撑起西部航空枢纽的天空,才是更值得的“终极胜利”。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成都vs重庆:谁是西部旅游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