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引爆出境游:头部品牌如何吃透三大客群代际需求?

黎展铺 环球旅讯 黎展铺 2025-10-07 17:19

中高端、亲子、Z世代各有所求

随着出境游市场全面复苏,不同代际客群的旅行需求呈现显著分化:中高端客群追求透明与性价比,亲子家庭侧重知识与陪伴,Z世代聚焦自由与社交。

如何精准捕捉这些差异化需求,成为出境游从业者突破增长的核心课题。

9月10日,在2025环球旅讯峰会主论坛上,围绕《引爆出境游:解码不同代际玩家的“必玩清单”》的话题,华程国旅集团副总裁潘渤、麦淘旅行CEO谢震、享梦游董事长彭士平,为大家拆解不同代际出境游的需求密码。本环节由神州旅业百人会发起人肖远山主持。


(从左到右依次是:肖远山、潘渤、谢震、彭士平)

以下为对话实录,内容有删减:

肖远山:华程国旅是出境游领域资深的批发商、综合服务商,疫情后在出境游恢复中做了诸多创新和努力,能否具体分享一下,成熟的中高端游客在出境游中最关注的服务价值有哪些?

潘渤:我认为我们的中高端客户比较看重四点。第一是“所见即所得”,消费者希望行程披露越细越好,比如酒店,我们高端产品的酒店基本是三选一或四选一,都要披露出来,这种做法其实很受高端客户认可。

第二是行程安排上,最好把时间也清晰披露。虽然时间越细投诉风险越大,但不按行程走,客人就可能会有意见。很多中高端客人,他们平时工作日程安排很细,清晰写清“几点在哪里”,反而更让他们认可。

第三是行程内容越来越本地化。像我们今年初推出“品读城市City Walk”,跟着我们资深导游在欧洲各大名城里慢慢走、慢慢体验,就非常受欢迎。

第四是团型变化,疫情后团型变小,我们把私家团,转为5到16人的“拼小团”,因为欧洲长线独立成团成本高,中高端客户对性价比有要求,又不想要大团,这种拼小团的成本更可控,今年很受客户欢迎。

肖远山:结合华程的体量,能否分享疫后三年,公司在客单价、出游天数、GMV上的核心变化,大概有哪些?

潘渤:我们主力还是在欧洲,疫情前,我们的产品卖价大概1.1万到1.2万,现在2.2万到2.3万,整体平均卖价差不多翻番,GMV跟着有可喜的增长。中高端、高净值客户出行需求稳定,出游天数也明显增长,欧洲游现在13-14天。

肖远山:麦淘是亲子游领域头部品牌,请您先简单透露一下,当前你们出境游与国内游的业务占比如何?

谢震:之前是国内比重大,最近两年出境增长更快,现在两者的比例大概是1:1。

肖远山:出境游的时候,这些亲子客群有什么核心特征?妈妈们最愿意买单的体验项目大概有哪些?

谢震:我们的亲子客群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总部在上海,所以用户以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准一线城市为主,多是中产及以上人群。第二,参加我们亲子游的,70%是妈妈单独带孩子,15%-22%左右是父母或爷爷等双亲陪同,爸爸单独带孩子很少见,比例不到5%。

我们能感觉到,最近几年,这些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在升级。不是消费金额升级,而是知识层次、鉴赏能力升级。因为他们知识文化水平普遍高,所以文博类景点特别火。真正能够吸引他们的,其实是好的导游和领队,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知识渊博型,去埃及、意大利等文化沉淀深的地方,能讲流利中文、有良好教育背景的本地人最受欢迎。如果派中国老师到意大利讲当地文化,语言可能更好,但游客会觉得不地道,反而高学历(硕士、博士)、懂本地文化的本地人,会得到更多认同。

第二种是身体强壮、善于组织小朋友活动的。因为妈妈带孩子时,对有风险的活动不敢尝试,这类领队能让妈妈放心把孩子交给他。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去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导游、领队是高收入、高学历职业,容易找到好的老师,甚至能请到当地教授带队;但去发达国家,旅游服务就变成是“低级行业”,从业人员学术背景跟不上,只能做一般讲解,所以我们只能从国内请好的老师带队

肖远山:据我了解,享梦游发展到今天,GMV已经接近十亿,对Z世代和00后客群服务的需求上掌握得也非常好。这个群体他们在出境旅行的时候,对比中高端及亲子客群,核心需求有什么差异?请您分享一下。

彭士平:传统旅行社更多是站在供应链、资源端的角度去做年轻客群的产品,但我们在做产品开发之前,都会先做消费者调研。比如我上个月在杭州热门商场陌拜,就是想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选择出去旅行?为什么不跟旅行社?他们对旅行的需求是什么?旅行社如何帮他们解决?”。

通过这些数据调查,我们得出年轻人对出境游有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叫自由。他们想要随心所欲,有选择权,而不是不是行程、目的地、环节都被规定好,拍照、打卡、文化体验只是表面需求,真实的需求还是自由。

第二个关键词叫社交。这一代年轻人和朋友旅行本质是希望寻找一个社交场景,可能就是从呆腻的地方换到另一个别人呆腻的地方,而传统旅行社产品偏向标准化,聚焦“必打卡、必拍照”,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和朋友一起玩,去哪都开心;或旅行中认识新朋友,也觉得开心”。

我们开发产品、设计行程、宣传时,会让专门的达人带队,通过五大标准流程,让游客在五天四晚或六天五晚里认识全团二十多位朋友,行程结束后还会组织线下活动保持活跃,让用户自分享、自转发、自转介绍,并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形成传播矩阵。

同时,在私域场域,他们还会帮我们转介绍更多年轻人,形成强复购。我们小程序中有一款“种草官”的产品,年复购率高达76%。

肖远山:享梦游凭借个性化的品牌赢得年轻人认可,但我们的底层逻辑还是一个旅行团,一个团组有二十多人,如何能够实现足够自由度,核心运营要点是什么?

彭士平:我们的解法是培养400到500位专业的种草官,针对客群有Z世代、宝妈、银发族等不同类型,并根据五大标准化流程,从行前到行后的某个环节,让种草官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帮大家成为朋友。

比如开团第一天,种草官会在车上让大家做自我介绍、玩破冰游戏,让大家当天相互认识,找到同频共振的小伙伴,再解决分团、分组问题。

这和导游不同:导游负责专业的行程讲解、酒店及行程安排,而我们每一个种草官都聚焦提供情绪价值、组织社交活动。

肖远山:若要对接不同代际客群的出境游需求,助力行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你们会给所有从业者提什么趋势判断或建议?

潘渤:我们华程一直提供的是“把游客安全送出去、安全带回来”的基础服务,但在此之上,我建议大家可以关注“旅游+”,也就是在出境业务中可以加上更多的增值服务。比如我们疫情期间做的是研学产品,但后来发现“研学+出境”的机会更大。

谢震:未来的跟团游,能提供知识价值、情绪价值的导游和领队是核心门槛。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跟谁去”,比“去哪儿”更重要。但在职业分类上,导游和领队属于自由职业者,但目前的定位偏低,价值也被低估了。

导游和领队和老师一样,属于知识工作者。我们现在会把导游、领队的简介、背景、经历完整标出,让用户评价、打分,希望未来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和荣誉度

彭士平:站在C端看,我觉得旅行是美好生活的体现,未来应该很多人会用旅行做载体呈现美好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消费者兴趣,做更多产品和垂类划分,最终形成强大的社群。

尤其是在现阶段流量非常难获取的时代,社群能带来用户转介绍和满意度复购,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获客问题,就像我们的slogan期望的那样,让旅行成为美好生活兴趣社区。

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姓名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引爆出境游:头部品牌如何吃透三大客群代际需求?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X

请确认需要提交的个人资料

咨询类型:
描述:
X

联系方式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