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不会改变,明年将继续全力冲击‘万家门店’。”
“AI不能只是概念,只有在解决行业痛点的实际场景中才能体现价值。”
9月11日上午,在2025 环球旅讯峰会【住宿业峰会】论坛上,首旅酒店集团总经理,如家酒店集团董事长兼CEO孙坚,与环球旅讯CEO李超围绕《结构重塑:酒店业市场增长模式的“下半场解法”》主题展开对话,分享了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增长策略及创新实践。
(从左到右是:李超、孙坚)
以下是对话实录,经编辑精简:
李超:集团的半年战略会,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孙坚:去年我们提出,到 2026 年底实现一万家门店。今年的推进情况总体符合预期,发展节奏在既定轨道上。所以我们的目标不会改变,明年将继续全力冲击“万家门店”。
李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进入酒店领域。从您的角度来看,您对这些新平台有什么期待?
孙坚:当前商业模式已发生深刻变化,公域和上下游生态平台日益丰富,连接性越来越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关注两点:
一是如何让我们的平台与顾客建立更紧密、更有效的联系;
二是如何帮助顾客和投资者——即每一家酒店更好地对接社会上的创新平台和资源。
为此,我们自身必须不断强化,同时打造开放、协同的生态圈。我们对合作伙伴的期待也很明确:
一是坚持共赢,通过携手做大市场,为宾客创造更好体验;
二是持续创新,借助新技术推动合作模式升级,提高效率和价值。
今天的平台经济不仅存在于旅游行业,也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我希望行业能够避免“劣质内卷”,不再依赖最原始的竞争方式,而是凭借技术实力、规模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与上下游共同探索新合作模式。
李超:如家也实行了六大区域这样的组织体系方面的变革。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取得哪些成绩啊?是因为面对着更强的本地化需求吗?
孙坚:随着规模扩大,如家已覆盖一千多个城市,品牌和事业部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效率、让本地执行更快速成为我们的核心课题。为此,我们将原本以品牌为中心的架构,调整为以区域中心为主导。核心目标有两点:一是强化属地化,使发展、筹建、运营及售后管理更贴近市场和顾客;二是提升整体执行效率。
同时,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连锁管理提供了新思路。过去,连锁依赖总部职能团队制定规则和流程,再由门店执行。这种模式虽有优势,但难以完全兼顾门店的个体情况。而每家门店作为离顾客最近的商业体,应拥有更多本地特色和自主性。
因此,我们正在探索“AI总经理”概念——通过AI Agent承担部分管理职能,实现技术赋能,而非单纯依赖组织集中。这一方向已推进一年多,目前运行稳定,显著提升了本地执行效率。
李超:您刚才说如家在AI上已经看到效果了,那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数字,能说明AI确实让运营效率更高,客户满意度更好了?
孙坚:在我看来,AI作为一项技术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在于,如何真正找到能够发挥作用的应用场景,解决行业的痛点问题。
目前,我们的AI策略覆盖前端顾客体验、中端门店管理和后端运营效率,并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聚焦在收益管理。这是AI与酒店业务最容易结合的环节。实践证明,应用AI后,无论在效率还是整体效益上,都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第二阶段,探索“AI总经理”的概念。我们设想未来一万家甚至两万家门店的店长,都能够在知识、方法和执行层面获得AI的支持,从而显著提升管理与执行效率。目前我们已经运行了九个月,效果非常明确。
第三阶段,计划推进会员管理的AI化。会员是品牌管理的核心资源,如何做到千人千面,更精准地识别和满足不同客户的价值偏好,并结合社会资源和本地特色,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这正是AI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方向。
除了这些重点项目之外,我们在自助Check-in、送物机器人、后端安防等场景也都在持续引入AI。这些应用不仅能大幅减少人力成本,还能帮助我们更精细地发现问题、捕捉机会。
李超:软品牌(轻管理模式)方面是目前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但软品牌也面临品质控制的挑战。请问你们如何确保软品牌能够始终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
孙坚:如家的发展战略以标准品牌为主力,这是集团的核心方向。
软品牌则面向中小型单体酒店,提供赋能支持。通过线上管理,像云品牌和华驿品牌采用“酒店运管师”模式,每位运管师可覆盖约六十家酒店。即便是软品牌,我们也设有明确的产品标准,统一线上化运营,宾客反馈是评估的重要依据,不符合底线的酒店会被淘汰。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这个模式的优势是经得起考验的,每家均实现盈利,形成可持续的管理与赋能体系。
酒店管理公司的核心能力在于为顾客和投资者创造价值。软品牌不仅可在国内下沉市场,也可向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延展,同时帮助中小酒店优化运营、提升管理水平,解决行业痛点,实现赋能与行业发展双赢。
在三四线及四五线城市,软品牌同样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这些城市逐渐成为新目的地,市场容量不断增长,但人才仍是最大挑战:本地难以获得足够合格的人才,从一线城市输送又增加成本。为此,我们在低线城市采用轻管理模式先行探索,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为标准化产品落地和人才储备提供支持。
因此,软品牌与标准品牌在扩张策略上相辅相成:软品牌先行探索、赋能下沉市场,标准品牌优化产品、进一步拓展,实现整体战略的平衡发展。
李超:我记得过去两年咱们每次谈到出海这个话题,感觉您的策略是比较谨慎,现在这个策略有变化吗?
孙坚:依然谨慎。中国市场依然巨大,目前如家已覆盖一千个城市,但以四千个潜力城市来看,我们只开发了约四分之一,每个城市体量虽不同,但发展空间仍非常广阔。
过去,我们依赖增量发展模式,发展速度较快。但现在市场重点已从增量转向存量管理。存量酒店未来几年将面临产品老化、服务体验和管理精细化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拥抱趋势和创新,包括智能化、人工智能,以及国内外市场拓展等。
未来五年,存量酒店可能因专业度、精细化管理或运营执行力不足而出现较大变化。
我们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关注创新与趋势,另一方面稳扎稳打推动现有超7千家酒店的持续更新换代,深耕中国市场,确保门店运营良好、业主盈利。
我见过许多优秀品牌从兴盛到消失仅在刹那之间,所以我们不能去做那个刹那间的事情。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对话孙坚:首旅如家明年全力冲刺“万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