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又贵又坑的研学游,今年暑期招不到学生了?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4-06-28 07:00

乱象丛生,终铸恶果

暑期来临,“鸡娃”的家长们,看似又要带火研学游市场。

有关 #研学游相关产品增长七成# 的话题,近日冲上热搜:

  • 有家长吐槽,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七天!

 

但是很多从业者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景象:

  • 暑期临近,成团率却异常低迷。

“今年的研学游可能完蛋了,过去十年从未见过这种惨淡景象。” 

 

抱怨的声音很多。

供需两端都在骂,两头都苦恼的局面,不免让人困惑:

消费者喊贵,业者却哭诉生意难,为什么? 

01

“不仅行程安排不妥当,整个出行费用算下来发现非常不值”。

近日,俞爸爸和《环球旅讯》讲述了自家小孩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经历:

  • 行程5天4晚,人均每日收费数千元,参观的都是一些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 住宿方面,两天在火车上睡觉,住宿酒店费看上去约200元/晚。

此外,孩子们去博物馆都是走马观花拍照打卡,一天很难记住很多东西。   

“但又不得不参加。”俞爸爸语气透露出无奈。毕竟几乎全班的学生去了,小孩不参与显得“不合群”。

不仅如此,俞爸爸从学校做研学的公司了解到,这类研学游利润分给学校和中间人的就有40%,研学公司还有的赚。

研学游门道多,按照这个算法,商家应该是赚得盆满钵满。

但真正赚钱的,应该只是部分研学商家的老板。

小Q的经历,为大家揭开了硬币的另一面:提供研学服务的一线人员,往往也是被压榨的“成本项”。

前段时间,她在小红书找了成都一家研学机构的助教兼职。介绍中说工作轻松,只需给小朋友拍照。

去后发现招聘信息虚假宣传,实际上包揽所有杂活,一天的工作时长高达13小时。

  • 超标的工作内容与薪资不匹配。

她还发现,虽然机构宣传自身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信任度,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专业背景。

  • 当天的大教官、主教练、助教、讲解员等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招聘来的兼职人员。

机构当天接待了整个学校18个班级的学生。其中,有个孩子晕车并呕吐,父母因工作忙碌无法及时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机构并未及时处理,而是将照顾学生责任推卸给学校。

“研学基地其实是个草台班子,活动在户外,但大家对学生的安全健康问题并不重视。”再次提起这次的经历,小Q依旧很气愤。

02

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为909亿,预计2026年将达到2422亿。

也就是说,研学市场规模在近四年里预计增长近三倍。

加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教条。

种种条件的加持下,诸多企业开始入局瓜分研学游这块大蛋糕。

今年3月,张雪峰宣布自家研学游产品开始预约,同月9天内成立2家旅行社。

而在张雪峰研学游领域布局之前,新东方去年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规划和部署。

据最新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显示:

  • 新东方在50多个城市开展了游学和研学营项目,其中中国前10城市贡献超55%收入。

除了教育机构外,地产巨头如万科、碧桂园等也纷纷涉足研学市场。

市场的存在催生了需求,但随着需求的增多,各种问题也随之显现。

一个合格的研学产品,应该在提供旅行体验的同时,融入教育元素,实现知识和见识的增长。

然而,当前市场上许多标榜为研学团的产品,实际上与传统的跟团游没有本质区别。

  • 它们只是以研学名义重新包装,目标群体转向学生,但本质未变。

走马观花拍照打卡,管理混乱安全堪忧......许多研学产品缺乏实质性的教育和实践价值,名不副实。

虚假宣传和不合理收费的问题在行业中屡见不鲜。

当前,很多研学旅行已经异化为一种表面上的教育活动,实则是商业化的"杀猪盘"。

学生成为资本的“摇钱树”的困境,还会持续多久?

事实上,这种泥沙俱下的大环境,也会伤害到一些认真做研学的商家。劣币是否会驱逐良币,是一个严峻的拷问。

我们继续对研学市场保持关注。

罗銮銮
罗銮銮

环球旅讯

已发表文章 50 篇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又贵又坑的研学游,今年暑期招不到学生了?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使用微信扫一扫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