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全网上头的博物馆,为什么永远抢不到票?

罗銮銮 环球旅讯 罗銮銮 2024-05-28 08:00

消灭预约制,还是消灭黄牛?

博物馆,越来越好玩了!

原因很简单:通透的年轻人,正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将博物馆变成了一种新兴的:

  • 朝圣地。

图源:小红书

他们在这里“试戴”珠宝、和文物错位合影、cosplay“霸王别姬”雕塑......

图源:小红书

然而,大家追着要打卡的博物馆,怎么永远都抢不到票?!

各博物馆的预约平台上,“已满”二字格外显眼。

介绍预约攻略、吐槽抢票难的帖子满天飞,抱怨声此起彼伏。

在这场“博物馆热”中,供需矛盾一触即发。

网友们纷纷吐槽:

谁家好人在高铁上抢票啊,抢不到根本抢不到,为什么博物馆的票会这么难抢?

有时旅游是随性的,路过了便想去看看,却碰到了得提前7天预约?!

预约小程序服务跟不上!刚开始抢票就崩网,再进去已经被抢光!!

一方面,博物馆门票很难抢;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很多黄牛和第三方服务。

不少网友质疑:

故宫门票难求,但通过某宝某东的讲解团,却能轻易进入。原本40元的门票,在平台上价格翻了数倍,这吃相未免太难看。

2023年,中国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增至6833家。其中,超过90%的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许多免费展馆,并非真的无票可订,而是通过常规渠道一票难求。

打不过就加入。游客们不得不支付高价,通过服务商预订,或加入昂贵的旅行团。

而这,已经违背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初衷。

在众多讨论中,可以见到许多类似的观点:

  • 北京的景点很热门能理解。我不反对预约,但是我反对的是故宫国博,游客自己提前七天约不上,但是只要加钱找黄牛,第二天都有票。
  • 应该消灭黄牛,而不是消灭预约制。
  • 可以预约和当天购票相结合,一味取消预约制,可能只是从在家预约不上,变成到景区门口排队买不上票。

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景区接待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令博物馆在管理上的挑战日趋凸显。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预约难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一些头部热门大馆。

今年年初,北京打响了“取消预约参观制”第一枪:

  • 推动了宣布95%的景区取消预约要求,并加大力度打击票务市场中的“黄牛”行为。

除了北京市,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9月份以来,国内还有多个省市的博物馆陆续取消了预约参观机制。

处理好散客预约和旅游团团体票的关系迫在眉睫。

文旅部也着手实施多项针对性措施,包括:

  • 延长服务时间,尤其针对热门博物馆,在旅游高峰期间;
  • 优化预约系统,推行弹性错峰预约及动态票额管理,及时回收未使用预约名额;
  • 保留线下预约窗口,确保外籍游客及不擅长线上操作的老年人群体也能便捷访问。

与此同时,一些小众的、个人收藏的博物馆,尤其是非国有博物馆,在可持续运营方面面临着更多挑战。

它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在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方面存在困难。

博物馆旅游热潮是年轻人与博物馆双向奔赴的结果,同时也体现出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不过,这一现象也折射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热门博物馆人潮涌动,而一些小众、特色博物馆却门可罗雀。

尤其是非国有博物馆,在可持续运营方面面临着更多挑战。

它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导致在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方面存在困难。

为此,中小型博物馆推出了讲座、微课和Citywalk等多元项目,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总之,“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现象,短时间内无法缓解。

如何平衡热门大馆和小众博物馆的发展,将是未来博物馆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这一领域的改革成效将再次接受考验。

罗銮銮
罗銮銮

环球旅讯

已发表文章 14 篇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全网上头的博物馆,为什么永远抢不到票?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使用微信扫一扫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