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全球旅游业爆发式发展背后的信用卡身影

欧美旅游发展史外传。

通过同时解决预约下订、授信担保和支付清算问题,信用卡在欧美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维持长期客户的最好工具。这样看来,信用卡几乎可以说是欧美旅游业的基石。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中国的信用卡没有像美国那样丰厚的返利、积分、里程等奖励活动。我思考了一下,这件事情如果深究,就是探讨信用卡作用旅游业的一篇好文章,我们不妨将它作为一篇外传。

01

信用卡收入结构发展的三阶段

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信用卡的「积分」来自哪里?显而易见,来自信用卡公司支付的收入。

信用卡公司的收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年费、利息和手续费。

最早的信用卡公司是收年费的,这是因为当时信用卡公司业务局限在小圈子中。信用卡界有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1949年银行家Frank McNamara在纽约市的Major Cabin Grill烧烤餐厅吃饭时忘带钱包,被迫落到请老婆送钱赎人的尴尬境地,于是就创建了Diners Club,「食客俱乐部」。Diners Club初期更像是有钱人的小团体,有意加入的食客付一笔年费,之后就可以在餐馆赊账。小会员团体制以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作为担保,为信用卡提供了最初的生存空间。

直到现在很多信用卡也在收取高额年费,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和美国运通都在发行年费高达500美元到700美元的白金级别信用卡。不过随着信用卡界竞争激烈,高端信用卡也开始将年费以定向优惠或者权益的形式返还给目标客户。例如美国运通的白金卡向持卡人提供200美元的优步用车礼券、200美元的运通商旅酒店礼券、200美元的航空礼券、100美元的化妆品公司礼券等。总之对于白金卡的目标客户而言,年费被七七八八的礼券降了下来。

年费模式的优缺点很明显——初期的生存问题解决了,但是要解决发展问题。要解决发展问题,就必须降低门槛。Diners Club时代的卡称为「签账卡」(Charge Card),理论上不设信用额度,但每期账单必须全额还清,同时设高年费作为进入门槛。这种卡非常具有「小团体的风骨」——大家都是江湖好汉,只是今天出门忘了带钱,先签账赊着,下个月绝对全额还上。而既然要证明自己是好汉,就得先交一笔钱作为加入门槛(同时若真还不上了,也有钱扣)。

另外一提,当时考虑到邮政系统的效率,从出账单到还款之间有约一个月的期限,期限里不收利息。这一个月的期限原本只是因为通信的客观条件制约,但是经年累月就形成了「免息期」的不成文制度而被约定俗成地保留下来。

但是对于拥有雄厚资金的从业者(例如银行)而言,欠一个月也是欠,欠两个月也是欠,欠三个月还是欠。在意识到信用卡业务的潜力以后,银行迅速发展出了第二种模式——利息。利息模式的代表是1958年美国银行发行的BankAmericard(将America和card合为一体)。由于当时的邮政系统仍然需要一个月,因此这种卡片仍然具有签账卡的「一个月免息期」,但不要求全额偿还,而是将未还清的部分按照20%左右利息计息。同时,为了控制风险,实行「信用额度」制度。这种「额度+计息」的模式被称为「循环信用」(Revolving Credit),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信用卡实施模式。

60年代的美国是「消费主义」迅速发展的年代,借着当时的东风,信用卡发卡量快速扩张。在70年代的美国,已经达到了人均0.5张信用卡的规模,几乎所有劳动力一人一卡。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信用卡的扩张踩下了刹车。市场百物腾贵,人们收入下跌, 一方面是消费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既有的信贷坏账率急速上升。信用卡公司一时陷入了困境。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信用卡公司迅速发现了自己在新时代的优势。

1960年开始由于社会问题,美国暴力犯罪层出不穷。而其中,抢劫现金是最典型的一种。这使得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现金成为了「烫手的山芋」。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身上揣着现金等于移动的免费提款机;而对于商家而言,在店里保留现金则无异于成为固定的免费提款机。对于他们而言,「无现金支付」势在必行。

信用卡公司看到了这个机会,顺势切入这一块市场。商家出于避免被抢劫的考虑,乐意支付手续费给信用卡公司;而消费者出于避免被抢劫的考虑,也乐意改用信用卡在商家消费。因此,美国的信用卡行业逐渐过渡到了「收手续费」的收入模式。

这种交「保护费」的收入模式使得信用卡产业在美国治安最差的十年反而高速发展。有趣的是,这种发展也改变了美国的犯罪率:1990年以后罪犯意识到抢不到钱,纷纷「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如今,即使是素以「收现金」闻名的华人店铺,也开始接受信用卡以求自保。可以说,「手续费经济」奠定了如今美国「一人多卡」的格局。

各位读者如果有心不难发现,现代信用卡的收入模式,是最早的「流量经济」——拥有的持卡人越多,就越能从商家手里收到越多的手续费。因此,将从商家收到的手续费,以积分、里程的形式和持卡人「三七分成」,对信用卡公司而言是最合适的选择。

但是,这种分成模式建立在现金作为支付服务基准的「手续费」上,持有、使用现金时被抢劫的风险越高,现金的「手续费」就越高,银行卡的手续费自然也能变高。因此,可以看到的是,在治安较好的东亚国家(例如日本和中国),信用卡发展得并不如在美国以及2008年后的欧洲那般好,商家也不愿意为信用卡支付过高的手续费(中国信用卡支付费率一般为0.6%,日本1%,美国为3-4%)。即使移动支付在东亚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发展如火如荼,但其推广以「快捷」为主要卖点,也无法征收高额手续费(例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最高为1%)。

另外一提,这种从「收利息」到「收手续费」的模式转变,直接导致了信用卡公司开始「网运分离」——支付网络和发卡行、收单行分离。例如,1977年BankAmericard拆分,支付网络独立为VISA单独融资上市,发卡收单业务继续由美国银行负责;而BankAmericard的对手Interbank,也在1979年拆分出了mastercard;至于美国运通,虽然还坚持着「网运合一」的大模式,但也通过和商业银行合作的形式,一定情况下开始分离支付网络。

说完信用卡本身,再来说说信用卡和旅游业的关系。

02

信用卡在全球的扩张

和旅游业的爆炸性发展密不可分

接下来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一位旅游者,要从纽约跑到别的地方去。无论是身为旅游者的你,还是那些在旅途中为你服务的人,都面临一系列信任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预订」。旅游者最怕什么?怕到了地方不能住下来、没门票、飞不走……大部分旅游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处理突发情况,因此他们希望旅途中的一切都能按部就班,有很强的「计划旅途,确保供给」的需求。但是,你怕酒店、航司等业者没有供给,酒店和航司还怕你不来呢。如果为预订客人保留房间和座位,最后客人没来,情况就很尴尬——又错过了现场订房订票的客人,又丢掉了预约的客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过去的旅游业,这一问题通过旅行社解决——客人将钱预付给旅行社,旅行社再和地接社结算,地接社再和酒店、航司结算。但是,旅行社能提供的供给是有限的(只有机票酒店等大类),不能满足「自由行」时代的需求(例如预订一家餐馆)。而信用卡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解决了问题——打个电话,留下信用卡号码,店家刷卡预收定金就行了。事实上,信用卡相对于旅行社的优势就在于其「通用性」——几乎任何店铺都可以使用,因此哪怕是预订一件衣服也没有关系。

另外一个问题是很多消费需要事后追,例如酒店或者租车。尽管旅行社能够解决预问题,但无法解决预订结束后需要额外扣钱的情况。而信用卡的预授权机制同样解决了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出门旅行携带现金总不是一个方便的方法。国内旅行时旅行者需要担忧治安问题(尤其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而国际旅游则还有外汇兑换的问题。旧有的旅行支票制度试图解决,但旅行支票在当地兑换现金的模式使得消费后剩下的零钱很难处理。信用卡及其背后的跨境结算机制解决了兑换时间和零钱的问题。

因此,信用卡公司在美国国内站稳脚跟后,开始迅速向海外扩张,从而满足美国消费者海外旅游时的支付需求。例如,Diners Club在1961年进入日本,最初是发展收单业务,即建议商户接受Diners Club卡。之后,日本国内也有了自己的信用卡品牌——JCB。

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只收单不发卡」意味着高额的外汇敞口。比如持卡人在海外以日元、法郎或者德国马克消费(构成卡组织的外币负债),但是还款时却以美元支付(构成卡组织的美元资产)。这使得卡组织需要承担外汇的汇兑手续费,并因为其外汇头寸而承担汇率波动的敞口。直到现在,银联、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国内支付平台,乃至JCB等区域性支付平台的海外支付业务都面临外汇敞口这个问题。因此,早期使用信用卡进行外币结算时,信用卡公司会收取「外币结算费」,一般相当于消费金额的3%,用以填补外汇的汇兑手续费。

不过,很快就有聪明人想到,如果在一个国家「既发卡又收单」,就同时具有了该国货币的资产(来自于该国卡的海外消费)和负债(来自于外国卡的该国消费)。两者相抵,轧差后使得净头寸降低,外汇风险敞口和支付手续费也得以降低。意识到这一点的信用卡公司开始在海外发卡,将这种刷卡消费的生活模式复制到国外。因此,现在维萨、万事达和美国运通三大网络的高端信用卡都不收取外汇手续费——不过中低端信用卡仍然会保留,作为区分客户的手段。

这种模式和当时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趋势是相互契合的。例如,1966年日本放松外汇管制,允许国民以1次500美元(约合18万日元)的形式携出外汇。但是,对于当时的富裕阶层而言,18万日元(相当于今天的1万美元左右)不能满足在海外「买买买」的需求。因此,1968年,日本本地的JCB开始和运通合作进军海外,为在海外旅行的日本人提供运通卡服务;同时,BankAmericard进入日本,为在海外旅行的日本人发行BankAmericard。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法国、英国和西德——当时这三个国家也经历了战后的经济恢复,消费需求同样十分畅旺。信用卡和波音747相辅相成,支持着70-80年代世界旅游业的快速扩张。

在这一系列的故事下,维萨、万事达和美国运通三大支付网络得以借由国际合作快速扩张,形成今天的巨大规模。

在这之后,就回到了我们之前文章所说的「联名信用卡」的故事了。支付系统的效率,直接影响旅行的体验。正如信用卡免去了因为没带钱包被困在餐厅的烦恼一样,信用卡也免去了无数人旅行过程中的麻烦。这一点而言,信用卡真是旅游行业的基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环球旅讯立场。

李瀚明
李瀚明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我是李瀚明,一位乐于在环球旅讯上和航旅同行们讨论知识的评论员。欢迎通过旅连连和我交换名片。

已发表文章 70 篇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全球旅游业爆发式发展背后的信用卡身影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使用微信扫一扫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