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拜“疫情所赐”,今年春节大多数朋友都采取了本地休闲模式。尽管各地天气不同,但朋友圈里各位本地游的心情看上去都相当不错。
回顾这五天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什么?
第一:真休闲,慢生活。
和以往的“秀国际机票,晒网红景点,狂免税购物”不同,这几天我看到更多的是春芽,绿地,小雨,小径,闲逛,品茶,聊天,跑步,读书,做菜,亲情……领略到了一种久违的、温和的人伦之风。古人说,“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就在这个春节,就在当下,我看到人们回归了平常心,是回到平凡生活的喜悦,是过好每一个当下的努力。
曾几何时,北京城里已经容不下一张平静的棋盘,回忆那个时代,人人奔致富,个个忙挣钱,街上行人乱走,马路汽车齐鸣,剐蹭路人反目,一致向钱看,好不热闹。
而今天,人们的脸上渐渐找回了那种善良的微笑,虽仍是陌生人,但彼此多了一些体谅,多了一些宽容。
这两天我在超市排队结账发现一个小细节,前一个顾客就主动和收银大姐笑着说了句“您过年好”,让收银大姐不禁一愣,连忙不迭地回复“您过年好,您过年好”。
愿祖国到处弥漫轻松温暖的人情味。
第二:城市再发现。
人们由于远途行动受限,更着眼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好,从而增加了对本地文化和本地特有生活方式细节的关注。这一点,被朋友圈和直播模式放大了。
我看到一个久别福州的本地人再次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走街串巷直播深藏在三坊七巷的古老故事。
我看到了新北京人带着新人类开始走进故宫以东的胡同里,走进王府样的酒店参与民俗小庙感受历史。
我看到了一些老北京人带上了瓜皮帽,又从容不迫地把传统过节习俗找了回来。
我看到在巴蜀农村的朋友直播如何去姥姥家里的鸡窝掏鸡蛋。
我看到来自以色列法国意大利的年轻朋友们聚在上海小资咖啡馆里畅谈在中国的感受。
……
是啊,我们居住了很久的大城市对很多人来说却是最陌生的。每天单调的“两点一线”蹉跎了本该美好的异地人生体验。住在北京海淀区的新北京人有多少知道丹棱街的历史,新南京人有多少知道南朝胜迹鸡鸣寺今何在,而新上海人又有多少天天从武康路呼啸而过却不知道小老头巴金和唐绍仪的寓所。
城市建筑和古老村落都是凝固的历史,慢下来的心态才能拨开那屋檐下栩栩如生的历史记忆。
第三:文化先行,旅游随后。
春节期间我还看了《中国地名大会》,十分喜欢,我就像参赛者一样沉浸在竞赛的紧张与答对题的喜悦中。地名,是历史地理文化的标签,背后是祖国广袤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每次答题失败反倒激发了我去实地考察那个陌生地区的好奇心。以前大家是跟着旅游团游世界,后来是跟着美食游中国,今后又多了个跟着地名游中国,沿着地名的路标,一路探寻华夏山川秀美和文明璀璨。
不同的是,今后我要提前做好文化功课,了解了当地基本历史,把问题和思考打包进行李箱,再动身去实地感悟,我想必定会有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旅游体验,有全新的发现和升华的感悟。
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确实是可以通过旅游更好地变成自己的人生阅历。
而通过社交媒体,我看到三亚旅推局春节系列推文里一篇《春节游水南村》,感悟到海南不缺历史文化,只是以往推广的角度和力度不够。
比如盛德堂背后的故事,反映了裴氏先人几代人在边陲海南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不断打造厚重的家风并传承下去的艰苦努力,这些内容足以打动某些高端客户群。今天旅行社都在尝试转型,肯定有一部分要走高端和文化主题的路线。未来要打动的高端人群,他们的时间宝贵,但对于价格不敏感,对于教育更舍得花钱,如果能提供文化主题旅游+家风传承教育服务,求精不求量,狠抓内容和细腻的服务,一定有机会。
以上就是春节五天来,我从朋友圈里看到、读到和感悟到的三点有趣的变化,和大家共享。
除此之外,我看到今年朋友圈也越来越千姿百态,各有特色,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模仿照抄别人发布的内容,而是纷纷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心独白,各圈层有各圈层的特色,各得其所各取其乐,不亦乐乎。
我喜欢旅游业,因为它的文化地理与历史丰富性,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它拉近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理解,更因为它让我们有机会从巨大压力和忙碌工作中慢下来。在这个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中感受习俗的力量,感受祖国的成长,更要感受周围那些我们平日忽略的却在悄然变化的生活方式与人生乐趣。旅游不只是诗与远方,更有眼前的风景和小确幸。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原地过年的春节,在朋友圈发现旅游“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