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旅&目的地资讯>>>
×

烂尾景区和酒店的终极宿命是什么?

空间秘探 雷布同 2020-12-10 10:09

只有摒弃原有的观念,跟着消费的最新需求和场景去规划、投资、建设,才能对资本和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

近日,曾经的网红景区重庆龙门阵景区项目第三次拍卖结束,再度流拍的命运将这个烂尾景区再一次推上了“审判台”……而烂尾景区的背后往往也是一项系统过程,除了景区烂尾、商业街、酒店群也跟着烂尾。面对这些动辄投资几亿几十亿的项目,我们该如何“处置”它们的未来?

一、龙门阵景区,主题公园商业街酒店群一起烂尾

12月7日上午10时,昔日的网红景区重庆龙门阵景区项目第三次拍卖结束,已降价36%的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共同村龙门阵旅游文化中心在建工程再度流拍。据阿里拍卖显示,该项目已经在阿里拍卖上挂了两周时间。截至竞拍结束,该项目有3000余人次围观,但无一人报名。

回溯龙门阵景区的发展历程,从2009年正式开业,到2016年12月申请退出4A景区行列,直至近日的配套设施流拍,它的“青春期”也就10年左右。龙门阵景区的烂尾衰败,早在4年前退A时,就已经有所显露。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根据规划,龙门阵景区除了欢乐水魔方和魔幻山两个主题乐园外,还包括龙门阵民俗商业街、龙门阵温泉度假酒店群以及龙门阵大剧场,规划建成时间均为2010年底。但是直到龙门阵被摘牌,除了大剧场外,其余项目均未建成投入运营。2016年12月,龙门阵景区被摘牌,而在摘牌前,龙门阵景区已经闭园3年。

马蜂窝的零星点评中,藏着龙门阵景区曾经拥有的高光时刻:“中国人自己的主题乐园”、中国首台多维翻滚设备、中国首台叠加式旋转游乐设备以及中国首台爪式大摆锤。不难看出,在开园之初,龙门阵景区团队的宏大主题乐园梦。

翻看过往有关龙门阵景区的报道,景区的生意一度十分红火,两大主题公园也一直处于“盈利”状态,一直到闭园时,也不曾出现影响生存的经营压力。澎湃新闻曾报道,该项目为曾经红极一时的重庆景区龙门阵景区的配套项目旅游文化中心。根据评估报告,该项目因开发商重庆瑞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瑞银旅游)破产重整失败而被强制拍卖。

事实上,2019年已有多个龙门阵景区的相关标的被陆续拍卖,包括两批废旧游乐设备和景区内的废旧电梯、在库周转材料及办公设备。投资16亿,三次拍卖,起拍价分别从2.20亿元、1.76亿元、1.41亿元,间隔1个多月,降价近8000万,依然无人问津,龙门阵景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并且这种残局如何收场,目前还是一片茫然。

二、天价砸出的“明星项目”,烂尾景区和酒店比比皆是

龙门阵并不是孤例,近年来,国内烂尾之风犹如鬼魅,烂尾景区、酒店比比皆是。而这些景区和酒店,都曾经是花巨资砸出来的“明星项目”:2亿、13年、23亿、400亿…各种不差钱的大投入。

今年7月,由观视频拍摄的视频《亲眼看看独山县怎么烧掉400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视频称,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借了400亿的债打造的净心谷景区项目大多烂尾。其中,耗资2亿修建的“天下第一水司楼”的水司府堂,尽管凭借着高99.9米、建筑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径深240米以及其独特的外观设计申请了三项吉尼斯纪录,但是也没能逃脱“烂尾”的命运。

在独山之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烂尾景区:武汉东湖的“万国公园”自1999年就被闲置,零星分布着废弃的“金字塔”、神庙、神殿等烂尾金字塔近10座仿罗马式建筑,周边杂草丛生,被田地环绕;河南汝南的梁祝故里景区,除了村口修建了一座由广东商人捐赠的牌楼外,并没有修建其他建筑;山西娄烦县的孙大圣故里风景区,热热闹闹地折腾了两年,投资6千万,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

以及入选英国《每日邮报》评选的世界七大烂尾工程的北京沃德兰游乐园,耗费8000万英镑,始建于1998年,暂停于1998年,直至2013年被拆除。

景区之外,酒店也不曾幸免。11月中旬,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北京新城基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拟挂牌转让通州宾馆,转让底价为23.49亿元。在此之前,通州宾馆曾两次流拍。据相关报道,其前身是通县人民政府招待所,距今已有64年的历史,曾经是老通县的标志性建筑。直到2007年被拆除后,一路磕磕绊绊,烂尾而亡。

3年前,高端酒店也在二三线城市遇挫,甚至出现烂尾。2017年,阿里拍卖挂出一处“希尔顿大酒店”,该酒店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共计37层,起拍价超过5.53亿元。除了太原,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包括山西太原、贵州贵阳、安徽安庆、浙江诸暨、浙江富阳、湖北宜昌、广西桂林等地筹建的希尔顿酒店均出现了停工、烂尾的情况。

三、顶着星级光环,遭遇悲剧命运的4大原因

上述多家景区的烂尾,为当地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给投资人带走的是颗粒无收。为什么这些曾经叫嚣着“打造国内迪士尼”、“创造新吉尼斯纪录”、“国内最大最高”的景区,只能以这么萧条的现状面世。空间秘探认为,顶着星级景区的光环,也难逃烂尾命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盲目求大求奇

一些景区的立项,稀奇古怪到让人忍不住问出“十万个为什么”。以上文提及的水司楼为例,世界最大牌楼,最高琉璃陶建筑以及最高民族元素建筑,这些“最”,对大众而言,线上图片满足猎奇心足以,不足以吸引人跋山涉水到贵州一睹真容。

屡见不鲜的是,不知名的小城小县动辄花费上亿元打造人造景点,比如花费6.5亿建月光城,造2700颗人造星星的陕西凤县,其“豪迈”程度让人咋舌。类似这样的人造景点,满足的只是当地主政者的虚荣心,真正给当地旅游带来多大的价值,一目了然。

2.资金动摇不稳

景区的投资开发,动辄几个亿,而且回报周期相比起其他文旅产品更长。因此,资本的稳定程度对景区而言至关重要。以龙门阵景区为例,在前员工看来,主体公司天友旅游近年来大范围扩张是导致景区进度滞后甚至烂尾的主要原因。因为该公司先后在北京、天津、南京等地复制打造欢乐水魔方主题公园,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体量较大,造成了资金的短缺。遗憾的是,龙门阵景区的另一名股东资金情况同样不同乐观,最终只能以烂尾拍卖收场。

烂尾的投资方往往一个“旗舰店”还没做好,就开始拼命复制,结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流,这也是国内很多景区出现的集中问题之一。

3.粗制滥造没内涵

在众多年轻旅行者眼中,一些造型诡异的巨大雕塑、随便套个历史典故外壳的景点,早就落伍了。但地方主政者很多还是传统思维,近期“出名”的湖北荆州57.3米高的关公像,说到底不是超高,而是整个雕像太丑了,没有任何内涵,有网友戏称,“这种玩意好意思花1.7亿元,是哪个设计师设计的,不就是把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关公铜像放大1万倍吗?!“

这些对本地历史文化进行山寨、糊弄的景点,无异于扰乱旅游生态,盲目迎合市场。哪怕这些粗制滥造的景区多努力、噱头再响亮,也往往收效甚微。当景区,尤其是人造景区失去了独特的在地文化内涵,小区门口的人造公园甚至都优于这些千里迢迢外的零质感建筑。

4.接盘侠和地方政府各自甩锅

一些景区烂尾之后,沉寂多年无人问津,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接盘侠”,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和新的资本方,由于前期调研不够,在后期的沟通上存在诸多问题,所以会出现新的矛盾。

比如这些烂尾项目本身处于未建成状态,新的资本方需要先投入建设成本,可能还要负责之前的负债,当新的资本方发现烂尾景区是个无底洞,往往也会成为甩锅,而一些地方政府也不作为,彼此各怀鬼胎,互不信任,烂尾的景区往往遭遇第二次烂尾。

四、穷途非陌路,4点“重生”启示录

烂尾景区和酒店,就像被亲人抛弃的野孩子,它们被推到舆论风口,甚至被推上“审判台”,但留给我们的不能仅仅是几张杂草丛生和破败不堪的照片,无论如何,景区、酒店都是大的物业群,与其彻底抛弃,不如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多方努力,一起补救,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巨大资源浪费。穷途非末路,烂尾景区也有重生的希望。以下4点,仅供参考!

1.化身废墟打卡地

有一群人偏偏避开城市景点和名胜古迹,他们热衷前去城市里那些废弃、危险、无人问津的建筑和角落探险。打开小红书,关于“废墟”的关键词能搜到1万多篇的笔记,废墟探险在欧美已经有了更成熟的体系,它们叫做城市探险。对于一些位于城市周边的烂尾景区而言,可以结合时下热门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空间娱乐休闲项目,废物利用。当然,前提是要做好相关安全维护。

2.资金先行 拓宽融资渠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国内主题公园、人造景区遍地开花,因为资金链接不上导致项目搁浅的案例也很多,这个市场更需要的是理性投资。所以创新景区筹建资金的融资渠道,至关重要,一旦景区信用担保体系、中小型景区专项基金体系能够落地,那么一些处于“烂尾”边缘的景区就能重获新生。另外门票抵押和多渠道招商引资,也是武夷山和张家界景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参考。

3.视文化为立足之本

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其实是失格的。景区之所以异于寻常山水和水泥建筑,是因为其背后所涵盖的文化底蕴。没有文人墨客的江南,怎么能让西湖的一汪水“浓妆淡抹总相宜”;没有唐宋诗词的塞北,又怎么能让人向往宁夏的沙漠景致。无论主题乐园或是山水景区,文化都是景区的立足之本。如能顺利找回丢失的文化,烂尾景区也不至于药石难医。

4.打造度假型综合景区

提高二次消费、打造度假型产品,对于中小景区来说,已经是其生存下去的必经之路了。如果只是像龙门阵等景区简单地在旅游区域周边配备一些餐饮、住宿业态,其实仍然还是比较传统的调整。只有摒弃原有的观念,跟着消费的最新需求和场景去规划、投资、建设,才能对资本和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

综上,烂尾景区和酒店就像是进到另外一个世界的入口,背后的原因很复杂,相较于一些成熟运作的产业,目前我国文旅产业还沉沦在一种无序开发、盲目投资的发展状况。实际上,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区的文化产业投资带来的不良现状,不仅应该从制度上着手,严格查处官员在投资发展的违纪行为,还应该通过上级部门的积极引导、严格把关、评估审定等方法,避免那种盲目投资所带来的无序发展的乱象。

此外,对于一些“既成事实”,也不能一味的摒弃,当地主政者也应该具有全局思维,积极寻找优质运营品牌,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让曾经的烂尾景区和酒店重塑辉煌,也不是没有可能。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烂尾景区和酒店的终极宿命是什么?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