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疫情影响令全球航空公司的处境每况愈下。4月份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0年全球航空业的收入将下降3140亿美元,比去年减少55%。
航空公司解雇了数千名员工。5月2日,股神巴菲特对航空业的前景投了不信任票,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抛售了美国几大航空公司的所有股份。
尽管很多国家的航空业形势惨淡,但中国的航空业可能已经走出了最低谷。
在全球进入隔离封锁期的前几周,中国的疫情开始得到控制。随着中国国内出行限制的放宽和逐渐复工,国内航班开始收复失地。据航旅咨询公司CAPA估计,五月份的第一周,国内航空运力仅比去年同期减少10%。然而美国却下降了73%。
航空数据公司OAG的数据显示,由于西方竞争同行们大幅削减了航班,中国东方航空凭借本月当前的航空运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
有怀疑者称,中国的航空公司只是无人搭乘的飞机也照飞,这样增加了所谓的运力。但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报告的数据显示,它们的航班客座率在2019年第一季度为80%-85%,今年第一季度三大航的平均客座率仍有68%,这一数字也算可观。
上海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的客座率为73%。5月3日,春秋航空增加或恢复了共计47条国内航线,这是一个乐观的迹象。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航空公司也遭受了疫情的巨大冲击。三大航空公司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540亿元,同比下降46%,总共净亏损140亿元,股票价格比一月份疫情刚开始时低25%左右。追踪全球24家航空公司的彭博世界航空公司指数同期下跌了一半。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算是乐观的。
日本大和证券分析师Kelvin Lau认为,由于出行限制和封锁,中国三大航的收入将减少到2860亿人民币,比去年下降近1/3。尽管如此,这三家航空公司并没有进行大幅裁员。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国内市场,三大航都是国有控股,相比美国的航空公司,它们能以更少的附加条件获得政府的支持,而美国的航空公司想要得到政府的580亿美元援助,需要以暂停向股东派息为条件。
中国航空业究竟什么时候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尚不确定。如果爆发第二次疫情,会让它们又重新停止航班服务。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据航空数据分析公司Cirium提供的数据,尽管三大航空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的运力占比从2010年的59%下降至2019年的41%,但它们终究会重新占领主导地位。
由于各航空公司都争相增加运力,以保护市场份额,客座率可能仍会保持在低水平,这就给实力较弱的公司带来了压力,如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海南航空(上个月该公司试图推迟支付7.5亿元人民币的到期债券)。
如果中国的国内航空业强势回归,同时国外老牌航空公司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这似乎很有可能),中国的这些国营航空巨头也可能在国际航线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本文由Ariel编译自Economist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中国航司重整旗鼓,国外同行状况却可能继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