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贾子入)目前,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MICE行业企业大多在思考如何熬过市场冰期。坦率地讲,除了压缩成本硬扛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扛过去之后,日子还要过,生意还要做,MICE业者如何看清迷雾之下的后疫情市场?后疫情MICE市场有何变数、机遇?
线上虚拟会议接受度大幅提升
疫情期间线下会议不能开,但企业仍需要手段沟通信息,维系受众粘性,于是很多企业和组织选择线上虚拟会议代替线下会议。最近三天里,笔者就帮忙对接了三个线上会议需求,需求行业分别来自区块链、互联网、医药。
线下转线上的会议需求,无疑会对线上虚拟会议服务商的产品起到倒逼升级的作用。疫情过后,线上虚拟会议产品可能会完成一个“大跃进”:虚拟会议的时滞降低,画质音质提升,功能更完善。
企业客户在一般情况下是保守用户,对于新产品、新形式的使用非常谨慎。新冠疫情创造了一个极端情景,迫使一部分企业用户大胆尝试线上虚拟会议。需求的大门突然打开,对于线上虚拟会议服务商及相关技术提供方就是进攻的号角。
此次线上虚拟会议的普及,很可能会加速线上会议软件的免费化进程。由于涌入的玩家增多,竞争加剧,最终还是会将市场拖入中国特色的软件免费境地。这就要求线上虚拟会议服务商一开始就想好深度赢利点,增值服务策略等。
会议展览场景中的卫生需求凸显
当年SARS疫情过后,笔者养成了经常洗手的终身习惯,而这种习惯虽然麻烦,对于个人健康却有着持续的加成。本次新冠疫情过后,想必很长一段时期内大众对于聚集场景心有余悸,会议酒店、会展场馆、MICE公司都有责任在会议展览过程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范可能风险,打消参会人疑虑。这类防范措施并不是特定针对冠状病毒,而是旨在养成公众聚集场景下的普遍卫生习惯,防患未然。
例如:
- 在会议展览签到处有必要设置免洗手消毒液,保证参会人握手时“手上无菌”,尽可能避免各类接触性传染;
- 为会奖旅游团、参会人分发小包装免洗手消毒液,随时灭菌;
- 在会场、展场常态化使用空气杀菌过滤设备;
- 会议展览用餐如果采取圆桌餐形式,则严格使用公筷、公勺,并予以提示;
- 酒店不售卖“野味”食品,旅游团(尤其是境外旅游团)拒绝“野味”餐食;
- 酒店、会展场馆、MICE公司建立“卫生疾病紧急应对机制”,设专人负责,全员培训;
- 酒店、会展场馆的生活垃圾、废弃物妥善消毒处理;
- 酒店、会展场馆服务人员定期体检,定期卫生内查;
- ......
短期保守长期乐观
2003年非典过后,7月-12月全国入境旅游收入恢复到2002年同期水平的43.06%,国内旅游收入恢复到同期的117.70%,出境旅游收入恢复到同期的113.83%;入境旅游外联人次恢复到2002年同期水平的64.14%,国内旅游恢复到同期的126.26%,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恢复到同期的95.25%。
从非典后市场复苏的数据看,入境游恢复慢,国内游和出境游恢复快,且人次和收入出现了幅度不小的环比增长。
但是对于MICE市场,这组数据参考价值有限。因为MICE客户是企业和组织,在这次疫情之中,除了互联网、游戏等少数行业之外,绝大多数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冲击,这决定了大多数甲方在疫情结束后1-3个月内仍会缩减会议活动、奖励旅游这类非必要支出,直到企业回归正轨,资金流重新转起来。所以,行业对于疫情后市场所谓报复性业务增长不要抱以过高期望。
但是,如果我们把观察放在长期的、宏观的、全局的尺度上,中国MICE市场还是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暂时的隐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同一种文化,同一种货比,同一个政体,如此大规模的单一市场只有美国可以匹敌,这是中国商旅MICE行业天赐的沃土;
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接近美国,同时存在4亿中等收入的消费升级市场和10亿大众市场,无论是升级还是下沉,商业机会是全方位的,由此将持续带来巨量的次级需求,比如MICE;
未来四年,中国2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会有高速公路和机场,高铁覆盖到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80%。发达的基础建设意味着便捷的商务旅行,同时意味着会议活动、展览等泛商旅商业形态的红利;
全球化红利持续释放。如今全球分工已经紧密、细致如一台精密仪器,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登上国际舞台。这个进程,任正非总结得很好:利用世界的能力和资源,来领导世界。在这个进程中,商旅会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可期,让我们含光前行!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后疫情市场,MICE行业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