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杨青锟)在《朱啸虎:在线旅游创业除了机票,其它切入口基本没戏》这篇文章出来之前,笔者便已在思考当前旅游行业的格局和突破,主要的逻辑出发点在于:旅游创业究竟还有那些方向存在较大的机会。
按照朱啸虎的思路,整个在线旅游创业可以洗洗睡了。虽然朱啸虎作为去哪儿这样的明星项目的投资人,说出这样的话也没毛病,但是机票切入的主要窗口期已过,就算是搬出庄辰超,他也不一定能再次成功,况且当初去哪儿还是早早地靠上了百度这颗大树。
既然重新走机票这条路不通,那是不是说整个旅游行业连下半场的机会都没了,可以直接下场了?朱啸虎作为投资人,可以方便切换行业,但旅游从业者,特别是一些老旅游人对下场是不甘心的,既有感情、也有不舍在新的形势下,是否还存在一些好的机会?
不过首先,需要正视一下现实存在的问题。
行业经营者存在较大痛点
现在谈起旅游行业,比较统一的观点就是携程当道,一统江湖,要么在携程炮火范围内寸草不生,要么就是携程先放后收,过河拆桥。其实,真实情况是整个行业都不好过,都有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在前面,即便是携程也不能例外。
旅游行业确实门槛比例低,没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不像是科技产品,一代二代到十代不停地升级,而旅游谈得最多的升级也就是从跟团到自由行,从统一化到个性化。但整个行业在产品方面既没有也无需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所以体验基本也就一直那样,竞争依旧比较老套。
随之带来的重要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赚钱。
先说说线下旅行社,笔者查看国家旅游局2015年、2016年发布的数据,近几年整个线下旅行社的经营流水在4000亿元左右,利润不到20亿元,算下来是千分之五的利润率。之前笔者还觉得航空业的整体毛利不行,每年跟存款利息差不多,但事实上旅游行业的利润已基本等于零,主要也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带动了大批人员就业。
也有人说,旅行社向来二本账,这种可能不是特别方便在台面上说的论点笔者相信确实存在,但觉得就算有三本账可能也不好使。主要理由有三:一是目的地推起来后,旅行社一般会面临强竞争,失去对资源的把控,无法维持市场相对主要的地位,导致前期风险大,后期没钱赚;二是市场波动大,今年赚钱后明年扩大规模,然后风向一变,公司就搁那儿了;三是观察了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主要几家上市公司,利润额都特别低且增长缓慢,甚至一些企业如果把副业剔除后,主业还是亏钱。线下旅行社存在了几十年,有其理由,但若要指望有大的变化,也难。
再说说线上旅行社,也就是OTA们,笔者的初步结论是“标品竞争强,非标没规模”,结果还是不赚钱。标品的核心是机票和酒店,其中机票是一个受政策调控的领域且供应高度集中,OTA们话语权小,基本只有执行的权利,体现在航司供应上,就是一方面直销比例增加、另一方面服务费大幅下降的双50%政策;而酒店行业,大的方向也是逐渐进入全面品牌化、连锁化经营阶段,大力发展会员和提升直销比例同样也是大势所趋;此外还有时下非常流行的区块链技术,无不是想摆脱对OTA渠道的依赖,抢OTA的市场,革OTA的命。
也就是说,即便是到了紫禁城之颠,风景也不过如此,移动互联网红利释放后增长遇到瓶颈,所以,就算是被千夫所指,携程也不会痛快地把保险等套路完全去掉,毕竟得罪了股东与投资人是更大的事,市值下滑,融不到钱很容易兵败如山倒;但即便是这样,还是不断有新的玩家坚定挤进这个“不赚钱俱乐部”,比如美团旅行,结果无非就是继续摊薄整个行业的利润。
线上线下都不赚钱看上去很惨,但其实还有更惨的,那就是资本方。腾讯科技2016年的报道指出:“2014年,在线旅游行业共发生了129起投资,其中种子轮和天使轮有66起,占比达52%。但两年前的火热景象如今只成为业内人士感慨的过往,各路风险投资为这个行业掷入了总计5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却几乎一无所获。”
投资人没了收益还赔了本金,相信再让他们出手阔绰,难度可想而知。
探讨下赚钱的出路
旅游行业说到底,其实还是不赚钱的问题,这与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一个道理。忽略朱啸虎的“洗洗睡”判断,旅游行业是否还存在机会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以下几个方向还没有把路封死。
1. 免费流量利用
这一条不适合没有流量的公司,是一些具有流量的互联网背景公司可以做的。谁说大公司不需要或不能创业呢?增长是永恒的话题。
这些公司往往是各个领域的强者,或从事生活场景服务,或长于社交,或专于交通,或精于内容,共同的特点都是有与主业相关的低成本流量。前面有提到旅游行业不赚钱,但如果能用更低的成本运营,通过对自发性的、相对于“免费”的流量二次、三次利用,是可以获得利润的,这样的例子有美团的“旅行”、还有网易的“严选”等。
2. 重塑产品与服务
目前不论是跟团游或是自由行旅游业态,已多年不变,具备不同基因的公司完全可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对现有的旅游形式进行改造,并不需要按传统出牌,具体的一些做法因公司而异。
3. 跨界合作
旅游虽然整个行业不赚钱,但是旅游的绝对人次却是多的,因此可以把整个旅游行业当作是一个流量入口与别的行业进行组合,旅游可以不赚钱,但搭配的行业能赚钱即可。
4. 国际化
探究互联网行业的很多模式与产品,无不从国外“进口”。但时至今日,中国很多的模式和标准已达到可“出口”标准,近来就出现了“出口”模式旅游公司成功大笔融资的消息也印证了这一点。
5. 成为服务终端
这是个老话题了,不再深入探讨,但有两个标准一定要提,一是能不能形成网络,二是能不能成为专业领域第一,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最好还是谨慎,打造出了这样的服务后,一定不要C端开始推向市场,不然谁痛谁知道。
6. 生态卡位
其实这是一种To“靠山”模式,正好与To VC区别开来。靠山一般具有垂直完整的生态,但在做场景扩展时,又可能需要拉出新的垂直链条,如果有幸加入这样的链条,则完全有可能幸福来的太突然。中国的靠山企业挺多的,不单单是互联网的BAT, 还有TMD以及很多其它公司。
结尾
笔者认为,像朱啸虎这样投资人的逻辑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必全盘接受,失去信心,富兰克林就曾说过:“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当前的行业格局虽然高度集中,但并不是意味着机会的终结,况且还不断有新的玩家入场打破平衡。从创新的角度观察,还是存在较多的机会,但一定不再是之前的打法了,比如:旅游个人创业可能退潮,(大)公司创业可能成为常态;竞争方式发生改变,如同战争进化一样,未来的竞争可能不再是小体量、局部的、平面的竞争,而是大规划、全面的、立体的竞争,因此顺势而为尤为重要。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忽略朱啸虎的“洗洗睡”判断,旅游创业还有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