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评论资讯>>>
×

旅行支付的新挑战者:评 Capital One 收购 Discover

两者合并之后,将成为全美第三大。

前几天看到了 Capital One(下简称 C1)收购 Discover 的新闻。这一次的两家公司在信用卡业界都享有盛名——C1 是全美第四大信用卡发卡行(每年刷卡额 5500 亿美元左右),而被收购的 Discover 是第六大(每年刷卡额在 2100 亿美元左右)。两者合并之后,将成为全美第三大(仅次于摩根大通(Chase)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领先于花旗银行(Citi)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笔者刚好在这两家也有不少朋友,因此简单写写评论,算是回顾一下信用卡行业的历史。

我们先从这一次提出收购的 C1 说起。与摩根大通、美国运通、花旗银行这样动辄上百年历史(甚至有家喻户晓的中文名)的信用卡公司相比,1995 年才成立的 C1 毫无疑问是后来者。C1 从汽车贷款等大件本地消费起家,依靠比较低的费率进入信用卡市场,逐渐成长为了美国第四大信用卡公司。

但是,C1 在旅游行业的覆盖相对于前三家而言是非常薄弱的。

信用卡相对于现金而言,在境外支付有浪费少、可记名等种种优点。

一方面,旅客在国际旅行时为了方便,往往都会兑换一定数额的外币整钞。但如果外币在当地没有花完,剩下的外币零钞要想兑回本币就会非常困难。反过来,如果在当地提前花完了外币的话,处境就会非常窘迫。因此,「换多少外币」一直是国际旅行的一大难题。信用卡毫无疑问解决了这个问题,无论花多少,最后都是化零为整,一次性还款,不仅无需考虑兑换多少外币的困难,也可以大大降低换汇过多带来的额外花费。

另一方面,考虑信用卡的记名性的话,信用卡在国际旅行当中相比现金的优势就更大了。作为记名交易方式,信用卡丢失后,还可以报失旧卡,补发新卡;而如果在国际旅行中遗失了现金,那大概只能一边直呼倒霉,一边考虑怎么回家的问题了。

因此旅游行业(又以境外旅游行业为主)是信用卡乃至整个支付行业的必争之地。可以看到的是,美国各大信用卡巨头和航空公司、酒店的交叉合作是非常复杂的:

1. 最大的摩根大通除了自己的 Sapphire 系列外,还和万豪、洲际、凯悦、联合航空、西南航空发行了五套联名信用卡,并且发行了加拿大航空、英国航空、西班牙航空和爱尔兰航空的单张联名卡;

2. 第二大的美国运通除了自己的 Centurion 系列外,还和希尔顿、万豪、达美航空合作发行三套联名信用卡;

3. 第三大的花旗银行则发行了美国航空一套联名信用卡。

三家信用卡公司除了卡种丰富外,等级、服务上也非常成熟。从无年费的入门卡到 100 美元、200 美元……700 美元的高端卡,三家银行都有成熟的产品供空中飞人们选择。

但是,C1 虽然贵为“第四大信用卡发卡行”,但此前一直都是以发行无年费卡为主,有年费的卡只有两款。C1 当然望着摩根大通、美国运通和花旗银行在高端卡上的丰厚利润直流口水,因此,一直想着加强自己在旅游市场的覆盖。

新冠疫情给了 C1 一个天赐良机。疫情导致大部分旅游相关企业的利润和估值双双下降,使得 C1 得以收购旅行相关的企业,扩大自己在旅游方面的覆盖面。

C1 最大的其中一单收购,是作为领衔投资者投资了一家名为 Hopper 的小 OTA 平台的 F 轮。2021 年 11 月 Hopper 投桃报李——在 Hopper 的技术支持下,C1 上线了自己的旅游平台。

自建旅游平台对于信用卡发卡行而言是一条常见的路子,甚至说是旅游信用卡的必要配套:毕竟,再怎么和航空公司和酒店合作,覆盖面也不可能如平台一样面面俱到。因此,哪怕是已经和航司酒店签约的美国运通、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也和 OTA 合作,设置有自己的旅行平台 [American Express Travel](和 Expedia 合作)、[Chase Travel](收购了 cxLoyalty 和 Frosch)和 [Citi Travel](和 Booking.com 合作)。

这种信用卡公司自建平台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订票额外返现”,把航司和酒店给 OTA 的回扣转赠给持卡人;另一个是“返现可以抵扣”,订票订房可以用信用卡积分抵扣,免除了兑换航司里程的烦恼,大大扩大了信用卡积分的适用范围。当然除此之外,也有积分商城、积分订餐馆等配套服务。

同时,2020 年 8 月,C1 收购了提供航班延误服务的 FreeBird——这家公司提供航班延误险服务,可以赔付航班延误时的机票差价;

2021 年 10 月,C1 又收购了从 AmEx GBT 分家出来的企业差旅平台 Lola,转型为服务 C1 持卡人的代理人。C1 另外还收购了 Wikibuy,提供 C1 Shopping 商城;又和 SevenRooms 合作,提供 C1 Dining 餐馆预订服务。

C1 Travel 等平台的基础使得 C1 得以开始推出服务高端旅行客户的产品。在 2021 年 11 月,随着 C1 Travel 投入使用,C1 开始发行自己的第一款高端信用卡 C1 Venture X(年费 395 美元),直接和 Chase Sapphire Reserve(550 美元)、American Express Platinum(695 美元)等既有高端卡开始竞争。

凭借 C1 Travel,C1 Venture X 在旅游领域极具竞争力,可以说是高端信用卡领域的黑马——在 C1 Travel 上订酒店和租车有 10x 积分(每消费一美元可以获得 10 里程,下同),订机票 5x 积分,其它所有消费 2x 积分。同时,除了休息室,快速安检等高端信用卡常见的服务以外,每年还可以在 C1 Travel 报销 $300 美元的旅行支出。

当然,旅行卡除了服务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基本要求是覆盖——如果在目的地无法使用的话那就尴尬了。美国运通在这一点上就很吃亏——尽管白金卡这样的传统高端旅行信用卡的服务相当不错,但是覆盖实在是一言难尽。单以我个人的体验而言,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运通的覆盖都不尽人意,不能作为唯一信用卡使用。这使得 Chase Sapphire Reserve 这样的基于 VISA 网络的旅行信用卡后来居上,取得了不少市场份额——但是它俩的覆盖范围仍然不尽人意,在很多国家还是有所限制。

而信用卡偏偏又是依靠覆盖的平台型生意:商户数量越多、品质越高,就越吸引持卡人加入;反之,持卡人的数量越多、品质越高,就越吸引商户加入。

因此,与 Visa 和 MasterCard 在各国自建网络不同,Discover 走了一条剑走偏锋的路子——选择和各国的本地网络合作互联:本地网络的卡可以在 Discover 在欧美的网络刷卡,Discover 的卡也能在本地网络刷卡。如今,Discover 的朋友圈已经相当广阔。

1. 中东和北非等阿拉伯地区可以使用巴林的 Arab Financial Services 和 Eazy Financial Services、约旦的 JONET、阿联酋的 Mercury、黎巴嫩的 areeba、沙特阿拉伯的 mada、以及土耳其的 Troy;

2. 美洲可以使用加拿大的 Interac、墨西哥的 Prosa、波多黎各的 EVERTEC、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的 Cabal、以及巴西的 Elo(美洲另外有自营 Discover、PULSE 和 Diners Club 覆盖);

3. 欧洲可以使用保加利亚的 bcard、塞尔维亚的 DinaCard、以及葡萄牙的 SIBS(欧洲另外有自营 Diners Club 覆盖);

4. 亚太区可以使用中国大陆的银联、中国台湾的 NCCC、韩国的 BC Card、日本的 JCB、越南的 NAPAS、以及马来西亚的 PayNet;

5. 南亚可以使用孟加拉国的 Dutch-Bangla 以及印度的 RuPay;

6. 非洲可以使用尼日利亚的 Verve。

和本地网络的合作为 Discover 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对于美国本地的商户而言,接受 Discover 等于接受各国的持卡人,一下子就打开了入境游的大门。这使得 Discover 在美国的覆盖快速增长,为 Discover 带来了丰厚的收单收入。

但是,从持卡人的另一方面看来,Discover 虽然有一个很大的国际化网络,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高级信用卡产品,服务那些空中飞人们。C1 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如果 C1 卡可以直接在 Discover 网络上处理,一方面会大大降低交付给卡组织的手续费,另一方面也能将 C1 卡的覆盖范围推高到史无前例的高度,直接领先其它高端卡一个身位,真正服务持卡人全球出行的需求。

而在信用卡手续费降低的背景下,如何继续维持吸引持卡人的福利至关重要。通过将信用卡和 OTA 整合,以 OTA 的回扣支持持卡人福利,运通和 C1 等发卡行或许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子。

李瀚明
李瀚明

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我是李瀚明,一位乐于在环球旅讯上和航旅同行们讨论知识的评论员。欢迎通过旅连连和我交换名片。

已发表文章 84 篇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旅行支付的新挑战者:评 Capital One 收购 Discover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使用微信扫一扫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