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旅&目的地资讯>>>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正要呼之欲出?

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再看能否实现“一个期待”。

当前,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得到快速推进的情况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否可以适时推出?相关条件是否具备,在操作路径上又是否可行?

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也并不突兀。事实上,2021年“两会”期间,多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已经对此有过呼吁。

此前,最高领导人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时说过,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与“长城”、“黄河”是并列的。而且从地理空间来看,长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而全长6300多千米的长江则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自西而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从文化价值来看,长江滋养了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早期人类,被称为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长江文化还进一步建构出了庞大的文化体系:以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为主体文化,以滇文化、闽文化、黔文化、赣文化、淮南文化等为亚文化层次。

一项工作,如果获得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支持,往往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推进。事实上,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湖北、重庆等长江沿线多地都有强烈的推动热情和积极性,而且也积累了一些地方经验。

一切,都在等风来 。然后,可以顺风走。

事实上,一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有了可能性,有了之前的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参照,一些操作路径几乎是可以复制的:立足国家战略、由中央统筹规划,由相关部委牵头主导,长江流域沿线各省份积极配合,充分调动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等。

更值得注意的,在操作路径上,首先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再看能否实现“一个期待”。

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到底涵盖多少个省份?

目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沿线涉及15个省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涉及8个省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沿线15个省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涉及9个省份。具体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呢?

一个重要数字是“19”。长江流域包括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其中,“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展延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这样加起来,“长江流域”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另一个重要数字是“11”。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这11个省市主要是基于长江“干流”选出来的,但由于是经济带属性,去掉了“干流”的青海、西藏,而从“支流”选出了浙江、贵州。

结合以上两方面情况,再根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旨归,我们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涵盖“13”个省份会比较合适,包括长江干流所有11个省份,再加上已经较好融入到长江经济带整体的浙江、贵州2个省份。如此,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范围就包括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和浙江、贵州等13个省(市、区)。

其次,值得关注的“一个期待”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能否在推动区域整体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方面做出更好文章。

当前,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限于区域特点、经济活力等等原因,在资金投入来源、市场机制引入等方面的探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有动力、有条件在这方面实现真正的“破题”。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地带”。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2.3%提高到2019年的46.5%,2020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高到46.6%。与其他国家文化公园沿线相比,长江沿线省份相对较强的地方财政实力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

同时,长江流域的经济活力也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可以深入做好探索工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带动综合产业发展,并可以考虑将长江文化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条件好、工作推进得力的相关省级如江苏、湖北、四川等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有效发挥好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完全可以通过生态、文化、旅游等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从文旅深度融合角度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以对优质的长江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一体化开发,推动文旅产业聚集融合,充分利用产业培育、运营前置等市场化手段,大力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同时还可以做出更多深入且细致的工作,科学规划文化旅游产品,推出参观游览长江文化旅游经典线路,打造一批长江文旅示范区,推动组建长江文旅融合发展联盟,等等。

期待,不久的将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横空出世,乘风破浪。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正要呼之欲出?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