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旅&目的地资讯>>>
×

17家旅企半年报预告:一半还在亏,大连圣亚卖企鹅还债

空间秘探 席以新 2021-07-29 10:01

疫情虽尚未结束,但文旅业洗牌却早已暗潮汹涌。

截至7月28日,A股上市旅游企业2021年上半年财报预告陆续披露。除宋城演艺、*ST圣亚、西藏旅游、*ST腾邦外,景区类与旅行社类的上市旅企今年上半年的盈亏情况,已颇为明朗。

01

17家旅企,

一半还在亏

根据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21上半年的旅企业绩,呈现4个特点。

一是10家旅企尚未走出疫情阴霾。数据显示,相比起2020上半年同期,除了云南旅游与宋城演艺外,几乎全员亏损的惨烈局面,2021年大部分旅企都实现了业绩的提升。但仍有一半旅企,如曲江文旅、西安旅游、桂林旅游等,业绩提升也只是减亏,尚没有实现扭亏为盈。

二是仅2家旅企实现了对2019年同期的追平与赶超。对于旅企而言,与出现“黑天鹅”的2020年比惨烈显然并没有太大意义。更受关注的指标,应是恢复情况,是否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从图表中不难发现,实现盈利反超的仅*ST西域与三特索道,这也从侧面表明,旅游业整体并未完全恢复。

三是3家旅行社类旅企持续亏损。在旅行社类中,除了中青旅实现了扭亏为盈外,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众信旅游、岭南控股以及凯撒旅业,都在持续亏损,亏损的规模甚至仍在扩大。这与疫情下被持续“封印”的境外游无不关系,对于过去主营业务为出境游的旅行社来说,无疑处境艰难。尽管这些旅企已在业务布局与资本引进上有了不少尝试,但要摆脱困境,仍需一定时间。

四是6家传统景区旅企翻身艰难。相比起宋城演艺、三特索道等非景区旅企,传统景区的翻身显得尤为艰难。如曲江文旅、桂林旅游、长白山、张家界等,这些景区往往营收结构单一,对于门票收入、客流量有着较强的依赖性。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反复,加之新兴旅游业的不断崛起,传统景区亟需“走出传统”。

02

上半年11桩

文旅商业大事件

旅企的扭盈,并非一日之功;亏损,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空间秘探根据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相关报告,梳理出上半年上市旅企们的11桩商业“大事件”,从中一窥那些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与挣扎。

1. 云南旅游拟3.64亿转让云南世博旅游文化

4月21日,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云南世博旅游文化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给昆明世博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公告显示,新区公司系云南旅游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实际控制的企业,是公司的关联法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对于此项公告,云南旅游称本次股权转让的目的是为了聚焦旅游主营业务,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

事实上,这已不是云南旅游第一次将股权转让。去年12月6日,云南旅游公告拟将全资子公司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 100%股权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给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世博集团背后,同样有华侨城的身影。集团由华侨城(云南)投资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51%和49%的股份。云南旅游给出的解释,则是相似的聚焦旅游主营业务,强化核心业务,加速推进公司实现全域旅游综合服务商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2.黄山旅游与华住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月24日,黄山旅游(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住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双方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携手共进、互惠共赢,共同致力于丰富双方生态圈、扩大彼此产业链,共同发力中国旅宿业市场。并在业界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开创“景区+酒店”合作新模式、新典范、新纪元。对于黄山旅游而言,这一合作,能够助力其践行“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的产业升级道路。

3. 三特索道投资千岛湖田野牧歌牧心谷休闲运动营地

 3月5日,三特索道发布公告称,将投资3.53亿元开发千岛湖田野牧歌牧心谷休闲运动营地。公告显示,牧心谷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千岛湖风景名胜区内,占地面积约3,280,000㎡,项目拟以千岛湖生态山水为基底,打造多种业态集聚的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对于这一笔投资,三特索道给出的理由是, 希望通过投资建设牧心谷项目,拓展深度开发和新项目拓展的机会,实现在华东片区的规模扩张。

空间秘探在《景区索道,不再是一门好生意?》一文中也指出,作为支撑三特索道的主营业务的“景区茅台”——索道业务热度开始下降,甚至因营收困境、索道“存量时代”以及无法满足景区产品的“出圈”渴望,反而卡住了景区的脖子。这些要因,让三特索道不得不开始寻找索道之外的新业务。

4. 九华旅游1.05亿元拍得弘愿旅游100%股权

1月7日,九华旅游以1.05亿元竞得池州市九华山弘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弘愿旅游位于九华山风景区柯村新区,主要从事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业务。

九华旅游旨在通过收购,扩大公司产业规模,丰富多元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协同优势,消除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九华山区域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5.投资20亿的大庸古城开业,张家界难脱困境

6月17日,大庸古城项目核心业态《遇见大庸》和飞行影院《飞越张家界》试运营。张家界把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大庸古城项目建设视为其进行资源重组和资本运作的重要一步,希望凭借区域和IP形态形成新的优势从而帮助公司提质增效,摆脱“门票经济”,转型文旅休闲,寻求新增长点。

2016年正式开工的大庸古城项目,直到2021年才开始试运营,由于投资巨大,有知情人指出,古城运营资金严重不足,甚至影响到张旅集团的盈利。

6. 大连圣亚卖企鹅脱困,遭监管追问

疫情影响下,大连圣亚2020年营收大幅下滑,根据其1月30日披露的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主营业务收入 7278.62 万元,全年净利润预亏6800万元至8160万元。按照修订后的上市规则,大连圣亚已满足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但随后公布的年报却显示,大连圣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亏损分别达到6998万元、8405万元。其中,依靠卖出52只企鹅带来2200余万元收入,勉强跨过营收低于1亿元的暂停上市风险“红线”,得以“保壳”。

“企鹅交易”的真假疑云,使得上海证券交易所频频下发问询函,要求其提供相关依据资料。由于截至2021年7月13日,大连圣亚未在规定期限内回复问询函,上交所作出了对大连圣亚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决定。

7.西藏旅游拟收购新绎游船100%股权

6月11日,西藏旅游发布公告称,拟向新奥控股购买其持有的新绎游船100%股权。

西藏旅游在最新披露的公告中表示,为了突破西藏旅游产业的季节性限制,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公司与交易对方新奥控股就置入盈利能力较强的新绎游船达成了一致意见。本次交易完成后,西藏旅游的主营业务将在康乐旅游目的地运营和传媒文化业务基础上,增加海洋旅游运输服务业务。

8.上海宋城项目开业

4月29日,上海宋城演艺王国•世博大舞台项目正式开业,标志着宋城演艺异地扩张再下一城。空间秘探在《25岁的旅游演艺头牌宋城,悄悄“嫁”进大上海!》一文中,对其有过详尽阐释。

这是宋城首个进军国内一线特大城市的项目,也是国内“千古情”系列、“又见”系列、“印象”系列中,最先进入一线城市的系列。与之前的宋城项目相比,在演艺空间、演艺内容、票价体系上都有所变化。旨在做成一个“丰富的、各种艺术形式交流的平台,现场娱乐的平台”。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上海宋城项目有望成为宋城演艺又一力作,并验证该公司城市演艺新业态能力,大幅拓宽公司的项目扩张能力,将高线城市核心城区纳入版图,打开远期空间。

9.西域旅游成A股上市后最快被“*ST”企业

4月27日,上市未满1年的西域旅游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停牌一天,并自2021年4月28日复牌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创下了A股上市后最快被“*ST”的纪录。

由于主营业务单一,依赖于新疆本地及旅游客运,使得西域旅游在2020年疫情影响下,接待游客人次同比下降81%,带来毁灭性打击。

10. 中青旅战略投资博涛文化

 4月2日,中青旅受让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涛文化”)9.32%股权,成为博涛文化第三大股东,并有意与博涛文化进一步合作,增强自身文旅要素能力,积极布局疫情后国内文旅目的地升级市场,探索新一代文旅产品模式。

据了解,中青旅将发挥中青旅资源优势与博涛团队专业能力,以“文化+科技”赋能国内旅游资源提质升级。

11.  凯撒旅业拟换股吸收合并众信旅游

6月28日,凯撒旅业发布《换股吸收合并众信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凯撒旅业拟以发行 A 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众信旅游,凯撒旅业为吸收合并方,众信旅游为被吸收合并方。吸收合并后,众信旅游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两大出境游巨头的换股合并计划,可被视作出境游市场停滞下的“报团取暖”的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凯撒与众信自疫情后,净利润便一路走低,岌岌可危。

有业内人士指出,众信旅游主要做旅游批发,凯撒旅业主要做零售,双方业务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两家合并主要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如若能成功整合,无论从市场、产品或是目的地资源把控上面都会有不一样的影响力。

凯撒旅业方面也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存续公司出境游业务的整体服务能力,夯实对上游目的地资源的掌控能力,扩大客群覆盖面,增加市场占有率、知名度,提高抗风险能力。

03

三点改变背后的

旅企洗牌潮

盈亏背后,几乎所有旅企都以自己的形式作出了努力,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努力都能带来即刻且正向的变化。不过,通过这11个企业“大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旅企正在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做出相关改变。

走出门票经济

有数据显示,门票占总收入比重高达70%-80%,毛利率达到80%-90%左右,是该类景区利润的核心。2018年,在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政策背景下,大多数传统景区的门票收入大幅下降。原本依托于门票经济的旅企,都遭遇了营收和利润双双滑坡的颓势,亟需多元化发展。

以黄山旅游为例,近年来,黄山旅游致力于打破“紧盯一座山”的历史惯性,更关注与“走下山,走出去,二次创业”。

黄山旅游董事长章德辉指出,要“做大黄山、做活黄山”,在这样的指导下,黄山旅游曾多次高调发布转型策略,并陆续涉足旅游小镇、乡村旅游、餐饮、旅游零售等多种业态,甚至抢占互联网赛道,与蚂蚁集团合作,打造新旅游目的地样板,实现对于门票经济的有利摆脱。

尽管黄山旅游的不少新业务,尚未有下一步进展,但积极且灵活的转型策略,让黄山旅游作为传统山岳型旅企,在疫情后得以更快一部实现扭亏为盈。

走出地域限制

除了三特索道与宋城演艺,几乎所有的景区类上市旅企,都是以地名为企业名。诚然,这是旅企的辨识度,但也预示了旅企所受的地域困境。

如西藏旅游、长白山常常受到地域的季节性限制,营收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云南旅游、桂林旅游、西域旅游等,受限且依赖于本地的旅游市场情况。尤其是老牌传统景区,伴随新一代消费者崛起,由于客群变化,正逐渐失去竞争力。如前文提及的西域旅游被“*ST”,便是地域限制设置的天然困境。

因此,在受限的地域中,如何走出不限的体验,成为旅企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西藏旅游收购新绎游船以突破季节性限制、黄山旅游重点打造花山谜窟“夜游”沉浸式乐园等,以及旅企纷纷将景点“上云”,都是突破的方式。

走出文化浅识

近年来,旅企在景区产品的打造上,越来越关注于文化,中青旅对于博涛文化的投资,张家界大庸古城的打造,都可视为文化重视的案例。不过,对于文化重视,并不意味着对文化深知。这也是为什么,文化旅游跟风者众多,成功者寥寥。

对于张家界大庸古城项目,就有一位城市规划者指出,古城地段虽好,但选择将原来的老街老店全拆迁,建成仿古建筑,既耗资巨大,又消灭了原有的文化,难有文化体验。

诸多文化产品的打造,仍停留在文化的浅层元素复制上。乌镇的成功,从改造到开发再到戏剧节创新,花了长达15年的迭代。与之相对的,是如今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文化的深度理解与提炼,急于用“文化”圈钱,反而成为了“文化垃圾”。

综上,17家上市旅企的半年营收预报,以及11桩企业“大事件”告诉我们,疫情虽尚未结束,但文旅业洗牌却早已暗潮汹涌。随着新一代旅游客群走向多元化,旅游企业必须求变,才能立上时代潮头!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17家旅企半年报预告:一半还在亏,大连圣亚卖企鹅还债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