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旅游科技资讯>>>
×

高德地图能否革导游的命?

“线上导游”的“发团”真能如期望中的那般顺利吗?

高德地图近日发布“景区随身听”,语音导览服务作为“智慧旅游”的标志性功能,是高德打算自己做内容产业的最佳“开路利器”。然而,从2010年国内“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历经了九年的发展,我们足够窥探到这个热词下所暗涌的混乱局面:屏幕的泛化、“智慧+”的拼凑、软件服务的僵化……在旅游消费新场景的复杂环境里,我们该如何探寻真正意义上的普惠的智能体验呢?

近年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指出“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景区管理、服务和营销领域的应用,以智慧化手段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同时“旅游+互联网”,能加快旅游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共同开创旅游业和互联网经济的下一个黄金发展期。

2018年中国旅游产业市场规模逼近6万亿元。基于 “智慧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政策及背靠庞大的市场规模,倒逼整个旅游产业向场景化、产业化的方向不断延伸。其中,新兴导览服务——智能电子导览行业成长迅速。

“景区随身听”正是这种导览服务需求缺口打开之后的产物。9月17日,围绕用户十一出游痛点需求,在高德地图第三届“十一全民出行节”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发布了这款语音导览付费产品。

似乎,高德地图正从“有用的地图”变成“好用的地图”,然后朝着“好用又好玩的地图”进化。但“线上导游”的“发团”真能如期望中的那般顺利吗?

躺在手机里的“活僵尸”,暗示了“智慧+”概念下的乱局

在一波“智慧 +”的强烈来势下,激生了无数的“线上导游类”APP,包括驴迹导游、美景听听、AI导游、景点通、玩伴等近100余个应用抢占市场。事实上,其中大多数是躺在我们手机里的“活僵尸”,或者有的软件大家连听都没听说过。

目前除了驴迹导游实现正向盈利,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筹备港股上市。剩下的大部分,则不可避免地沉于泡沫之下。除了核心付费内容景点解说词更新以外,一些应用界面上的板块早就沦为鸡肋,有些停止更新数月甚至是几年。

如今即将迈入第十个年头,所谓智慧旅游,似乎还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早在2013年,知乎上,关于“智能导游能否替代传统导游服务”的话题,就引来了近8万人次浏览与讨论。其中一层回复直指出了痛点——“这么大的人群(中国移动地图和导航用户),有多少人会介意多一个景点导游的app了?如果介意,那只是介意你的app做得不够好。”

确然,许多语音导览讲解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在搜索引擎上查到的“大路货”;有的讲解内容没有经过规范审核,开发商为了吸引流量,在解说词中大量引用了未经考证的传闻、野史,还有甚者以低俗的内容迎合少数游客的低级趣味。

最终,演变成屏幕的泛化、“智慧+”的拼凑、软件服务的僵化……这些都只是“智慧化”浪潮下的冰山一角。但也足够令人们窥探到这个概念下的混乱局面。总的来看,一些传统旅游业的跨界求变,只是“旧壶装新酒”,未免有蹭炒概念之嫌。

 互联网声称要连接一切,一切也都毫不客气地挤上互联网的战车:装个自动窗帘就是智能化酒店,摆一个机器人服务员就声称智慧餐厅……尽管旅游行业每年产生万亿的流水,但真正反哺行业发展的资金却寥寥无几。

不难发现,旅游行业的“马太效应”日趋放大:领军巨头身处温室,改革动力不足,用户群逐渐流失;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创新乏力,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游客也自然被迫成了这场信息与市场争夺战中被消磨的一方,本末倒置的局面让人不得不对“线上导游”的后续表现产生质疑。

如果马未都也来当导游,我们离文化旅行的理想之境还有多远?

国内旅游行业盘子非常之大,高德地图目前也才刚刚覆盖500多个景点,远远无法左右旅游行业的风向,包括动摇导游市场的根基。从这个角度来看,“景区随身听”作为一款令人惊喜的功能应用,要根植于这样的超级平台上并长出花来仍为时尚早。

值得注意的是,在导游媒介的演替里,我们应该这样理性看待: “随身听”解决的是客观问题,“线下导游”提供的是即时即地的个性化服务。显然,这两者之间并非要互相替代,实质上是互补的关系。“线上导游”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导游讲解模式,是一次文化旅游产业的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随身听”效仿了内容平台的模式。一方面,在趣味性讲解中丰富了游客文化游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在倒逼导游市场反思自身的处境。导游作为当地社会文化圈中的一员,其首要身份应是充当文化的体验者,而不是套用文化幌子敛财的牟利者。 

“文化旅游”概念常新,而“文化导游”不常有。如果野导继续保持固有的运营思维不变,只接受基本的服务技能培训,他们在传播的则是变异的、低端的旅游目的地文化。

毋庸置疑,自主性的体验已经成为游客出行的大势所趋,跟随导游走马观花似游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景区随身听”的上线,马未都等文化名人的有力加持,让人们对一款“行走的导游”的诞生有所期待。“线上导游”或能历经磨难,终将戳破泡沫,真的能让我们走进文化旅行的理想之境,为我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普惠的智能体验。

八年前,当时的中国,展望将用十年时间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在“主要任务”中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将出行场景看作重要的流量入口:

  • 据财新网报道,京东和美团在7月均已申请导航电子地图甲级资质;
  • 不久前,百度升级了“AI导游功能”,不仅联合小度语音发布全语音交互的AI导游3.0,还用精细化3D模型还原景点建筑,生动呈现景区环境,现已覆盖国内全部5A景区;
  • 携程已成为首家提供一站式语音导览服务的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游”)。让游客不用频繁更换APP,就能够“听”遍全球,现已覆盖全球53个国家,838个城市,近8000个景点。

基于5G来临的时代节点,整个行业推进的速度会非常之快,颠覆性发展只是时间问题。伴随着技术带来的大带宽数据传输可以满足AR远程交互。在景点游览过程中,游客通过线上操作,使用手机扫描门票上的景点图案标识,可以直观感受到景点情况,同时观看在线视频讲解;还可以参与景点打卡签到、文物位置追踪、景区知识答题、虚拟签名墙等互动……

假设百度地图以及腾讯地图也陆续试水,那有可能在一年之内就完全覆盖了国内的大部分景点。而如果覆盖的基数足够大,同时讲解的内容深度都大幅提高,对于用户来说,“好用又好玩”的地图就指日可待了。

想象一下: 

未来某一天,你对着手机上的智慧导游说一句:‘我想去看看榫卯结构古代建筑,预算4000元’,智能推送就为你筛选了合适的景点;你选择了大同悬空寺后,智能助手已经订好了火车票和景区门票。到了景区刷脸进门,按照你感兴趣的文化主题,智慧导游为你推荐了一条景色优美、有典型木制建筑的浏览线路;一路上有‘董卿姐姐’为你讲解每个景点的历史背景与人文故事。到了VR体验馆,你还亲历了一把古代工匠的修建过程。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游客

2019-10-07

我不想全盘否定所谓的智能的AI的导游APP或者类似的功能插件,但是根据我一直的观察和体验,这个产品至今没彻底摆脱“鸡肋”般的存在,最核心的两点:
1,这类产品与一本景区门口伸手可得的简易版的游览和指南小册子相比,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2,目前阶段国内绝大部分(甚至国际游客也类似)游人对自己的旅行目的不明确,期望值不高,边游边学的需求更是可笑,而实际上是以拍张照片修图后发圈炫耀为主。以上两点怎么破,请智能导游行业大咖给思路。

1 回复 >
0
回复

2019-10-08

回复 老王:这有点强行给高德加戏了,高德+马未都,只是一次节奏把握准确的campaign,一切都是冲着流量和品牌来的。革命是要流血的,守业者不会轻易成为革命者。这些年真正革了一丁点旅游命的产品是抖音,而且还是无心插柳点到为止。

0 回复 >
0

游客

2019-10-06

很多现存与很久的模式,都在被无条件不加思考的持续接受,其实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比如我们开车都知道仪表盘里有个转速表,你说的在今天还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0 回复 >
0
回复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高德地图能否革导游的命?

游客

2019-10-07

我不想全盘否定所谓的智能的AI的导游APP或者类似的功能插件,但是根据我一直的观察和体验,这个产品至今没彻底摆脱“鸡肋”般的存在,最核心的两点:
1,这类产品与一本景区门口伸手可得的简易版的游览和指南小册子相比,核心竞争优势不明显。2,目前阶段国内绝大部分(甚至国际游客也类似)游人对自己的旅行目的不明确,期望值不高,边游边学的需求更是可笑,而实际上是以拍张照片修图后发圈炫耀为主。以上两点怎么破,请智能导游行业大咖给思路。

1 回复 >
0
回复

2019-10-08

回复 老王:这有点强行给高德加戏了,高德+马未都,只是一次节奏把握准确的campaign,一切都是冲着流量和品牌来的。革命是要流血的,守业者不会轻易成为革命者。这些年真正革了一丁点旅游命的产品是抖音,而且还是无心插柳点到为止。

0 回复 >
0

游客

2019-10-06

很多现存与很久的模式,都在被无条件不加思考的持续接受,其实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比如我们开车都知道仪表盘里有个转速表,你说的在今天还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0 回复 >
0
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