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OTA资讯>>>
×
OTA

在线出行领域竞争激烈 还能分到什么蛋糕

iGola骑鹅旅行选择从搜索出发。在运营上,iGola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搜索引擎,而不是OTA。

出行已经是一个重度竞争的战场了,但仍有人不断加入。

“国内机票大概也算是一个标准化产品了,基本上海航南航的价格在每一个平台上的报价都是一致的,但国外就不一样了。国外有3645个机场,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可能有上千种方案,有效率地完成出行方案,做出最佳决策,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iGola骑鹅旅行CMO漆巨怡对界面记者说,而这也是iGola最早成立的初衷。

线上旅游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旅游是最早接受互联网改造的领域之一。

1999年阿里诞生的同时,携程,艺龙也同时将旅游搬到了线上;2005年,去哪儿依靠比价搜索争取了半壁江山。2015年,携程先后收购艺龙、去哪儿。至此,在线旅游市场的格局似乎已经进入了稳定期。

不过,这个市场并不缺少新玩家,众多巨头也在切入进来,比如阿里飞猪,新美大正在追赶,他们也在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

然而,在面向用户的产品体验上,线上旅游平台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变化了,界面也大同小异。

“我有一次从广州飞苏黎士,以北上广深为出发地,所有的机票价格都是一万三左右,但是实际上离我们很近的曼谷当天就有飞到瑞士3000元的机票,广州到曼谷乘坐廉价航空仅仅需要400元的机票。也就是说,只要花3400元就可以飞到苏黎士,但是为什么全球的OTA和航空公司网站都不能告诉我3400元可以飞到苏黎士呢?”iGola创始人兼CEO曾经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这样的经历。

张岩在创业之前并非从事旅游行业,却是一个旅游达人,iGola的产品设计即是从用户出发,以解决用户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为目标。

打开iGola的机票搜索界面,显示有三个功能模块,“找机票”,“飞去哪”和“何时飞”。“找机票”,自然和其他旅游网站的功能类似,而“飞去哪”和“何时飞”则适用于出发时间或地点不确定的场景下的方案搜索。

而iGola的特色是,支持选择三地出发进行模糊搜索。

即iGola会让用户确定可以确定的信息,再为用户寻找不确定信息的可能组合。这些功能目前在国内的机票搜索平台都是先例,不过有一些国外的网站也已经实现了,比如Kiwi.com。


图片来源:iGola网站截图

除了可以看到的产品体验的不同,在运营上,iGola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搜索引擎,而不是OTA。

“OTA其实也是个旅行社,他们诞生的初衷在于把线下之前旅行社做的事情搬到线上,他们的使命还是完成旅行交易,OTA有商业采购和销售产品流程,有库存,要和航司或者酒店签署销售协议。但我们的初衷在于解决出行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帮助用户快速做出抉择。因此,我们在做的是一个可以整合信息的搜索引擎。”漆巨怡这样解释。

OTA直接掌握旅游供应商资源,然而旅游市场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地缘资源属性,单家航司可触达的目的地非常有限,各家OTA整合的优势资源也各不相同。但因为竞争关系,他们之间不存在合作。

而搜索引擎的定位可以让iGola保持独立开放的身份,连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源,包括OTA。最开始阶段,iGola采用爬虫抓取数据,后来逐渐开始和用API的方式对接OTA、航司和GDS的数据库系统。

所谓的GDS即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全球分销系统,负责航空线路以及酒店等旅游资源的分销,会对接不同的航司。在全球有几大GDS,中国是中航信,欧洲有Amadeus,美国有Sabre,亚太地区有Abacus。

然而,GDS还是不掌握全部的数据,航司还是会另外提供仓位和分销价给其他渠道代理,以及它自己也会做直销。因此,全球机票资源分销极度分散,这就造成了同一航段不同的价格系统,以及不同的航段组合。总而言之,全球机票价格生态体系极其复杂。

iGola的目标在于,在这个复杂的价格生态中搜索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优决策,但iGola并不想介入到出票环节中。

iGola并不是最早定位为搜索引擎的线上旅游平台。

在中国,去哪儿最初是最早靠搜索比价做大,虽然之后也有做一些自营的产品,即算是OTA范畴。另外,携程收购的另一家海外线上旅游平台天巡(Skyscanner)同样也是。

在海外,美国OTA巨头Priceline也先后收购过Kayak、Momondo,差旅管理巨头Concur收购的Hipmunk,Expedia收购的Trivago,都同样是搜索引擎平台。

iGola称这些和他们类似的平台为“元搜索”,而且认为被收购后的元搜索保证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一道伪命题。独立元搜索企业立足于“元搜索”,而壮大于“独立”。

“如果我们想要保持中立的话,就必须不介入销售环节,才能保持我们的更开放的这种状态。如果我们的平台也开始销售自己的机票,只能还是面向分散的市场,不然就变成了我既是球员又是裁判。这是一个不可以兼容的定位。”漆巨怡对界面记者表示。

搜索引擎和OTA的出发点不一样,立场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一样。传统的OTA的盈利模式包括从出票中抽取佣金,而基于iGola的定位,它的盈利模式则更接近于像Google这样的搜索平台,“我们未来可能会通过广告或者其他服务盈利,我们不出一张票。”虽然对于航司,iGola自然也会收取佣金,但漆巨怡表示这不会是营收的重点。

不过,对于用户来说,在iGola上预订和在OTA上可能没有太大区别,用户选择好行程后,会给出几家OTA的预订选项,用户可以选择直接在iGola平台上完成预定。

这个设计被iGola称为“辅助预订”,这个环节,在很多国外搜索引擎上,被设计成跳转到第三方平台来完成。iGola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中国用户如果跳转到国外网站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比如,由于海外网站服务器在海外的原因,网站开启速度慢甚至打不开;比如,界面是英语甚至其他小语种;尤其是,可能还需要使用海外信用卡,以及要转换货币。目前,iGola支持全球180多种货币交易和250多种支付方式。

另外,iGola超过了80%的订单是移动端,所以减少搜索和下单之间的界限对用户体验就更重要。

保持中立的身份,不只可以帮助iGola做一个连接更多开放资源的搜索引擎,另一方面,还为它带来行业资源整合的机会。

2017年,iGola宣布与全球最大GDS分销商Amadeus合作,使用Amadeus的虚拟联程机票技术推出了“iGolaFare”(iGola神奇票价)的功能。

原本各个供应商的航线组合是会受一些限制的,比如航空联盟,全服务航空和廉价航空对接等等。当iGola连接的资源和数据越来越丰富的时候,iGola可以绕开这些限制,向各个供应商采购不同的航段,重新拼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飞行方案销售给用户。

“iGola的拼接产品可以帮助航司丰富目的地站点,把旅客送到以前单一航司航线触达不到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没有加入航空联盟的航司。多家航司已经表示期待采纳iGola的智能拼接产品来提升主航线上座率及市场竞争力。”漆巨怡介绍说,iGolaFare可以帮助外国航司在中国推广,同时也帮助中国航司触达海外各个市场。

不过,这个过程还存在风险,各个航段是通过不同的供应商下单的,航司之间如果没有联盟协议,一旦出现延误改期等问题就可能会影响用户下一个航班。

iGola目前提供两个选项,用户可以选择自主承担风险,也可以添加服务费,由iGola承担风险。未来,在积累足够数据之后,iGola还会引入保险公司来解决这项风险。

漆巨怡表示,有一些OTA或者元搜索平台也会自己拼接产品,但拼接之后会自己销售,而iGola拼接之后仍然是通过每一段航段的供应商直接销售给用户。

概括地说,保持中立的定位,可以帮助iGola开放地连接资源,以及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之后,通过整合资源,来提高效率,不只是对用户,也是对整个行业。

作为一个搜索平台,iGola最初提供的搜索目标更多基于低价,不过,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不只是价格。

时间成本和服务也是影响用户决策的重要因素,用户可能会考虑保险,机型,座位宽度,餐食,行李可否直挂,这些都会影响用户的决策,而且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希望可以得到服务品质有保障的行程方案。

2017年iGola新上线了性价比排序选项,在机票搜索结果中加入性价比评分算法。同时还在加入更多的算法选项,以及寻求跟保险公司建立合作。

除了机票,iGola也在向酒店预定领域扩张。

iGola创立于2014年,2015年上线,2017年4月开始推广。曾在2014年获得丰厚资本天使轮融资,2015年拿到沃衍资本A轮融资,2016年12月,完成1.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沃衍资本领投,广发证券旗下全资企业乾亨投资跟投。

根据iGola提供的数据,2017年iGola总用户达到了几十万,而且这些用户都是高频次出行用户。iGola 80%的用户飞行频率是3次以上。排名前一千的用户,飞行频率是一年8.59次。而2017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大概是3500万到4000万,85%的人都是一年只飞行1到2次的,而且出行目的地大多是港澳和东南亚。而iGola飞往欧美澳的用户占比超过60%。

另外,iGola核心用户集中在30到39岁,单个订单的出票数是1.5,因此用户画像偏向于私人出行或者小团队,而不是商务团队出行。

“购买天数提前得也比我们想象的短,我们超过50%的用户预定的是30天以内的机票,甚至是提前一两周。”漆巨怡说,从前用户可能会提前一年准备行程,出境游消费变得越来越平常了。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回复

发表你的观点

在线出行领域竞争激烈 还能分到什么蛋糕

发表你的观点
发表你的观点 . . .
0
0

微信识别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

保存二维码